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营“创客”


■向 勇 陈明照 王昭延

已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季节,而这里却仿佛被美丽的春天遗忘,枝桠上光秃秃的,春天对他们还只是遐想。然而,对于朴相范来说,这样一个苦地方却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雪还在下,天穹暮霭沉沉,将天地点缀成苍茫一色。突然,一辆涂抹着草绿色数码迷彩的某型主战坦克怒吼着闯入眼帘,震耳欲聋的马达声仿佛在吼唱一首冬日的战歌。

坦克刚刚停稳,驾驶员孙猛就迫不及待地探出头,冲着坦克载员舱兴奋地喊道:“朴工,你的这个智能低温启动器真不赖,用上它,这铁家伙真就不‘尥蹶子’了。”

就在孙猛说话间,一位上校军官钻出了坦克乘员舱,只见他中等身材,脸庞略黑,说话不疾不徐:“按常理,外界气温偏低时,坦克发动机必须提前预热,低于-35℃还要进行不少于3次的加温,只有机体达到一定温度,方可启动车辆。有了智能低温启动器,再配合电子加热装置,尾气循环加热,这老伙计再有‘脾气’也只能干瞪眼了。”

来人正是孙猛口中的朴工——被 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战友们誉为军营“创客”的旅技术室主任、工程师朴相范。他貌不出众,却有着不一样的经历。

此时,如刀的寒风夹杂着飞舞的雪花,顷刻间,朴相范的眉毛、面罩上凝结了一层白霜,顾不上分享喜悦,他又急忙安排车长史冬冬和孙猛将坦克训练数据整理出来。这些严寒条件下坦克战术性能的数据将为他的 “严寒条件下武器装备规范”课目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去年,部队完成千里移防任务。驻地变换、装备更新,旅党委提出进驻即战备、到位即开训的要求。这让刚刚上任旅技术室主任的朴相范愁容难消:技术室人员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基层新装备专业骨干、专业教材缺乏,但新装备信息化程度高,对单兵素质要求高,要想尽快打破训练瓶颈,绝不是拍拍胸脯就能解决问题的。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旅党委协调了新装备生产厂家和院校专家到部队为新装备先期集训的专业骨干授课。那段时间,尽管朴相范忙得像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但心中始终悬着一个难题——如何让装备顺利过冬?

部队从温区移防至寒区,严寒条件下装备的训练组织、维护保养经验几乎一片空白,在部队战斗力急需提升的关键阶段,不能在装备维护保养上“摸着石头过河”,拖部队训练的后腿。

一个工程师操着领导的心。那段时间,学习新知识成了朴相范业余生活的全部。

“气温低于5℃时,官兵们会习惯性采用电启动方式,而很少使用空气启动,容易导致电动机寿命损耗超标……”

“冬季训练由于场地、天气条件的制约,部队训练大多采取原地发动,造成发动机和车体消耗率不一致……”

朴相范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装甲装备严寒条件下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经过冥思苦想,脑洞大开的他竟从暖贴上悟出招法,在发动机上加装电子加热装置,再配合使用智能低温启动器、尾气循环加热装置等,一举解决了发动机机体预热的难题。

一天,朴相范正在办公室查找资料,车管站站长杨勇风风火火推门进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果然,杨勇顾不上寒暄便直奔主题:“主任,室外存放的装备,每次训练结束时都要把蓄电池拆卸下来集中室内存放。现在,搞应急拉动演练,请领、安装蓄电池太浪费时间。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原来,为了检验部队的应急战备情况,旅里进行了不打招呼的拉动演练,结果部队因为请领、安装蓄电池时间过长,遭到了旅首长的批评。

严寒条件下,如果不拆卸蓄电池,容易造成电量流失,甚至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要想解决蓄电池拆卸的难题,关键环节是解决装备取暖的问题。

那些天,正当朴相范茶不思饭不想地研究装备取暖问题时,无意中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亲友们在塑料大棚里采摘蔬菜的照片。朴相范的脑海里灵光乍现,塑料大棚密封性、采光性俱佳,若用于存放装备既经济又方便。

塑料大棚建好投入使用,收到良好效果。官兵们纷纷点赞!装备住进了“暖心房”!

2010年,金秋时节,朴相范刚参加完中级培训收获满满地回到部队。原本可以走上领导岗位的他却受领了一项新任务——担负全旅模拟化训练的科研创新。消息传来,好友纷纷来找他“谈心”:这个任务可是个“烫手山芋”,要想干出点名堂,难!

好友们的话让朴相范陷入了纠结,干吧,自己没经验,干不好怕影响部队战斗力提升。不干吧,组织把自己从一名少数民族士兵培养成共和国军官,这份恩情,恐怕这辈子都回报不完。最终组织需要战胜了个人顾虑,朴相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当时,旅里列装的主战坦克,属于老旧装备,在发现即摧毁的现代战场上,战场生存率极低。剑不如人,剑法可以高于人。要想提高装备战场生存率,那就要提高坦克间瞄水平,先敌开火才能扭转战局。一个“数字化火炮间接瞄准系统”的设想呼之欲出。

然而,丰满的理想总是难敌骨感的现实。经过反复论证,旅里在这一设想的“结案陈词”中写到,受技术、资金限制,这一设想尚不具备研发条件。

“出师未捷”,却“半道终殂”,朴相范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要想在科技创新上“踏平坎坷成大道”,绝非“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这般诗意。

一夜无眠的朴相范写下了数千字的失败总结。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没有金刚钻,却揽了个瓷器活。

“数字化火炮间接瞄准系统”涉及射击学、电子学、信息化知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没有广泛的专业涉猎,别说触类旁通,估计连门道都摸不清。要想实现突破,唯有苦学。他一头扎进专业书籍中,随着学习渐入佳境,朴相范的思路也逐渐变得开阔起来。

当时,北斗系统刚刚下发部队适用。如果将北斗导航系统和坦克火炮瞄准系统进行融合,是不是就能解决坦克间接瞄准时目标定位的难题?一个电光石火的念头在朴相范脑海里迸发,一幅“数字化火炮间接瞄准系统”的脉络图在朴相范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当朴相范再次将设想上报旅里时,阻力横亘在他面前,系统未经专业机构认证,是否具有可行性;新系统投入实弹射击,是否存在安全风险……眼看方案再次面临“夭折”的危险。

山重水复疑无路,朴相范心急如焚,他顾不上多想,带着方案南下到某学院寻求专家教授的帮助。没想到,此举成了峰回路转的拐点,朴相范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学院专家教授的一致认可。

拿到专家教授们的鉴定结果,一向内敛的朴相范忍不住泪眼婆娑。有了专业院校的权威评定,“数字化火炮间接瞄准系统”相当于有了“准生证”。

系统投入实际运用后,坦克射击的间瞄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1分钟,老旧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大幅提升。这一创新成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次成功,激发人无限的潜能和热情。

2014年,朴相范所属部队进行装备升级换代,老旧装备“光荣下岗”。

那年,部队进行新装备列装后的首次实弹射击训练。上级要求按照实战化训练标准,将固定目标变成移动和隐显目标,面对突然提高的训练标准,那次实弹射击成了全旅官兵“痛的领悟”——军事训练必须高于平时、严于平时。

改进训练器材的重任再一次落到朴相范的肩头。那天晚饭后,朴相范独自来到老旧装备车场,抚摸着曾为部队训练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伙计”们说:“知道你们不甘寂寞,是发挥你们余热的时候了。”

他从电动遥控小汽车的工作原理中受到启发,准备将遥控控制和老旧坦克的动力系统连接起来,通过远程遥控来控制装备运动。

当朴相范带着自己的设想寻找资质过硬的地方科技公司寻求技术支持时,“在商言商”的科技公司开出的费用高得令人咋舌。

死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朴相范不信这个邪,他在认真学习遥控控制的工作原理后发现,通过遥控控制器的芯片里不同的代码由无线电发射出去,遥控车的接收模块收到信号后转换成不同编码,再由解码芯片翻译成不同指令,经过放大电路来驱动车辆做出不同动作。

了解工作原理后,朴相范广发“英雄帖”,各路专业人才聚集其麾下,闯关夺隘,逐个攻克难题,很快一辆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移动装甲靶标投入到部队实弹射击应用中。该项科研创新成果也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又攻克了一道训练难题。走下演习场,朴相范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营区内春花已落,浓绿的枝杈间已经结出了青青的果实。他坐在桌前,打开抽屉,轻轻翻看着那厚厚的一摞获奖证书,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路求索的酸甜苦辣浮上心头,凝成一缕微笑绽放在脸上。他打开笔记本,把这一次演习中遇到的难题一一记录下来,眼神又充满凝重专注起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