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们党一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中也包括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实事求是的批评才是正确的批评、有效的批评

正确理解“无则加勉”


■秦书理 李新亮

某部党组织过组织生活,老王批评老李:“现在各项工作要求都很严、标准都很高,你体能一直不达标,拖了班子后腿,主要原因是平时训练怕吃苦。”老李在会上未加辩解,会后委屈得不行:“我每天早晚都跑步,无论风风雨雨体能训练都没落下过,我这还算怕吃苦?”

组织生活会上,面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批评,为何有的同志不作解释,只是事后自我承受委屈呢?据笔者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过组织生活要态度端正,不能对他人的批评进行申辩,否则,就有态度不诚恳、不能主动接受批评之嫌。二是面对批评,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要求,即使别人指出的问题不存在,也要当作诫勉的话听着,不能辩解和反驳。

必须肯定,在过组织生活时,面对他人的批评不当场顶撞、反击,是有修养的体现,毕竟过组织生活是严肃的事情,不是自由市场可以讨价还价。但话又要分两面说,虚心听取意见,诚恳接受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等于一味接受不切实际、毫无根据的指责。我们党一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中也包括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实事求是的批评才是正确的批评、有效的批评。反之,就是“乱放炮”,不仅起不到批评的效果,而且还容易伤害同志的感情,甚至让人“背黑锅”。所谓“无则加勉”,主要是指所指出的某种错误现象虽然在自己身上不存在,但也应引以为戒,谨防重蹈他人覆辙,而不是指听到无根据的批评也不能吱声。

组织生活会也是民主生活会,是充分发扬民主的地方,每个同志都有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不仅如此,即使是集体对个人作出党纪处分和鉴定,本人也有权进行申辩。这是党章规定的。面对个别同志不了解情况提出不切实际的批评,被批评者通过诚挚谦和的解释,让大家了解真相,澄清错误的认知和判断,可以使大家取得正确的认知,避免误会和误解。可能有些事情不宜在会上说明或者在会上说不清,那么会后也可以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消除误会、促进推动工作发展。

《孟子·离娄上》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意思是说,人们常常会遇到意料不到的赞美,也会遇到过于苛求的责备。那该怎么办呢?孟子的态度是不必明火执仗地对着干。但这并不等于也无须用和颜悦色的态度作出解释。我们开展组织生活应达到的结果是,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所谓个人心情舒畅,就是心中无包袱,感情无隔膜。如果不是这样,过了一次组织生活,反而心中积下一大块垒,那显然不是组织生活所要的结果。

“坦率是批评最灿烂的宝石。”只有坦率才体现真诚,只有坦率才体现无私。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仅‘班长’要这样做,委员也要这样做”。可见,没有比以坦率的态度在桌面上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了。党员干部之间必须互相提醒、互拉袖子、互帮互助,但事前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批评必须有真凭实据,力求做到让人心服口服,而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以“无则加勉”之名而行不实事求是之实。

(作者单位:第154医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