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此前接踵劝特朗普不要贸然“退群”的欧盟领导人,苦口婆心全化成了泡影。美国的板子打向伊朗,但“喊疼”的也包括欧洲人。原因在于,伊核协议在欧洲人眼中非同小可,关乎欧盟多个领域的重大利益。
第一,在外交上,欧盟一直将该协议视为其标榜的“有效多边主义”的“样板性手笔”。欧盟在伊核问题“6+1”谈判机制中占有3个席位,并在谈判进程中多次扮演六方“发言人”的角色。这一历经10年方才告成的“标志性成果”惨遭抛弃,自然有损欧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二,在经济上,该协议是欧盟迅速恢复和开拓伊朗市场的“政治基石”。伊核协议签署不过半年,欧盟即全面解除了对伊制裁。2016年1月起,欧盟各国与伊朗签署了一系列经贸与能源合作协议。如今,美国不仅要退出伊核协议、继续制裁伊朗,还将对与伊朗开展业务的企业和银行实施形同“连坐”的“次级制裁”,有效期则上溯到2016年。在美国拟定敲打的“黑名单”上,空客、西门子、标致-雪铁龙和道达尔等欧洲大企业赫然在列。这意味着,欧洲人不仅无法继续与伊朗做买卖,而且必须在3到6个月内撤销现有合同,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巨额红利都将“打水漂”。
第三,在安全上,比起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欧洲更需要近在咫尺的中东地区的稳定,伊朗则是中东局势的“重要攸关方”。悍然撕毁伊核协议,不仅可能迫使伊朗重走核武研发之路,更将恶化伊朗与以色列、沙特等美国中东盟友的关系,加剧地区冲突动荡,导致欧洲遭受的难民潮和恐怖袭击威胁上升。
特朗普弃伊核协议如敝履,令欧洲人不仅“丢了面子”,更“折了里子”。面对美国如此任性的“直接打脸”,欧盟有着太多的不甘:在近日于索菲亚召开的欧盟非正式峰会前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呼吁欧盟就捍卫伊核协议“组成联合阵线”,马克龙和默克尔也分别强调要“显示欧盟的主权”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从逼迫北约欧洲盟国多交“保护费”,到执意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再从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对欧盟进口的钢铝征收惩罚性关税……都令欧洲人尝够了“多情总被无情恼”的苦涩滋味。这次美欧龃龉,无疑给欧盟又上了新的“生动一课”:面对“单边主义”和狭隘的“本国利益优先”行径,欧盟只有和其他负责任、有担当的伙伴一道,努力维护多边机制,才是应对不测之变局、肘腋之忧患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