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练伟、记者刘亚迅报道:“水下30米,某管路破损”,话音刚落,一名艇员迅速冲向破损处,解除压力、封闭管路、敲平破口……前不久,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损管考试爆出大冷门,某艇员队炊事员蒋礼冲在损管器材使用项目中一鸣惊人、拔得头筹。他的神奇“逆袭”引来在场艇员的称赞。
“伙头兵”如何成了训练场上的尖兵?变化还得从潜艇部队的新大纲说起。该艇员队陆艇长介绍道,新大纲进一步细化了艇员的训练内容、要求、时间,明确了个人训练上级及其职责。以炊事员为例,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其直接训练上级为艇长、政委,且炊事员的训练成绩与艇长、政委的考核评定直接挂钩。
潜艇炊事员负责几十名艇员的一日三餐。官兵常说:搞好“胃动力”才能提升战斗力。潜艇官兵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封闭压抑的水下环境,训练强度、身体负荷大,好的伙食能起到均衡营养、调剂情绪的作用。同时,淡水消耗、饮食卫生、炊具使用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与潜艇的生命力息息相关,一个轻微的炊具碰撞声都有可能暴露潜艇的行踪,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这种特殊状况下,艇员队在训练时往往对炊事员们“网开一面”。且由于专业的特殊性,炊事员的训练由军医代管,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也打了折扣。多重原因之下,炊事员的训练水平大多处于艇员队的末端,成为官兵眼中的“特殊人”。
“战场没有‘特殊人’,今天留死角,明天就要拿鲜血去弥补。”交班会上,支队长刘荣富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来战场,每名艇员都是作战链条的重要一环,每个战位都是体系制胜的关键节点,一块短板就会左右最终胜负。
翻看新的艇员训练大纲,其中详细规定了炊事员的训练内容,包括基本理论、防化实作、加压训练、轻武器使用等几十个项目。此外,还需要准确掌握潜艇装载的食材数量、位置、品质等情况,熟练掌握炊具的使用、保养、排故等技能。
新大纲提出新要求,新要求催生新变革。走下考场的蒋礼冲告诉记者,支队通过调整食谱、预加工食材、统筹烹饪时间等方法大幅提高海上饮食保障效率,炊事员训练时间得到保障,训练热情大幅提高。与此同时,艇长、政委根据新大纲要求重新评估炊事员核心能力,针对性地制订每日训练计划,一对一进行指导帮带。
“×舱某设备起火……”蒋礼冲迅速冲向自己的战位,与其他几名艇员协作完成断电、灭火、封舱、救护等十余项任务。看着蒋礼冲出色的表现,一旁的陆艇长直言,没有了“特殊人”,官兵打赢的底气更足了。
演训场心得
战场不能搞“特殊”
■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作训科科长 张淑亮
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军队因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不管这岗那岗,所有军人都得是训练水平过硬的“放心岗”。与过去的战争相比,信息化战争更注重体系作战,更强调“百人一杆枪”,每名官兵都是战斗力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必须有“丢了一颗马钉输了一场战争”的危机意识、紧迫意识。
训练不能存在“特殊人”,否则,就可能出现战斗力的“死角”、实战的“破窗效应”,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吃败仗。此次颁布实施的新大纲,在根植实践、对表实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级职责、细化训练内容、量化考评标准,极大地压缩了“特殊人”存在的空间。
思为行之先。新大纲既是实战化训练的新标准,也是官兵实战意识的新导向。战场不能搞“特殊”。在实战化训练中,每名官兵都必须破除“与己无关”“无妨大局”“差不多”等“特殊”思想,自觉用实战的尺子来衡量能力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