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想想咱们连队的“传家宝”


■第76集团军某旅侦察营侦察二连连长  李  亮

授课背景

连日来,随着第76集团军某旅侦察兵“猎人训练基地”投入使用,“魔鬼训练周”轮训任务分批次展开,训练强度陡然增大,侦察二连部分官兵训练热情有所下降。在最近的一次阶段性考核中,连队总成绩在营里排名垫底。

针对这一情况,连长李亮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将连队“传家宝”——“战斗英雄”赵怡忠牺牲后留下的一顶钢盔“请”到了训练场,给官兵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激励大家任何时候都要做打不垮、压不倒、敢攻坚的“攻坚传人”。

课堂回放

大家都知道咱们连队这个“传家宝”的由来:1986年10月19日,某边境战场,一场突击拔点战斗中,面对有着“虎口天险”之称的敌55号阵地,时任副连长、突击队长赵怡忠,在3次中弹负伤、双臂几乎被炸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壮烈牺牲,这顶钢盔就是赵副连长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佩戴过的。

这顶钢盔是咱们连队的“传家宝”,也是咱们连队“智勇顽强、敢打必胜、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攻坚精神”的真实写照。

这几天我发现,随着连队实战化训练的推进,我们当中有些同志开始出现吃不消、不敢上、不愿上等表现。显然,这与咱们连队血脉相传的“攻坚精神”是极为不符的!

32年前,面对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作战任务,连队27名先辈主动上交“血书”“请战书”,叫响“没有赴死的决心,哪来必胜的勇气”的口号,在战斗发起3分钟就穿插到位,6分钟就占领敌表面阵地,36分钟就击溃敌军夺下阵地,一举打出了“攻坚英雄连”的威名。

困难越多,斗志越高;挑战越大,干劲越足;对手越强,拼得越凶……从此,“攻坚精神”成为融入我们连队官兵血脉的红色基因。

历史需要铭记,精神更需要传承。如今,面对新的挑战,作为“攻坚传人”的我们更要用“攻坚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大家是否还记得,10年前的那场汶川特大地震,连队受领任务紧急赶赴陇南一线抗震救灾。班长李愿的家乡就在汶川映秀镇,地震中房屋全部倒塌,爷爷奶奶不幸遇难。他强忍悲痛,凭着钢铁般的信念和意志,同战友们昼夜奋战在救灾一线。由于完成任务突出,李愿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模”。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正是凭着一茬茬官兵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我们“攻坚英雄连”才能在一次次重大考验中交出合格答卷。

就拿咱们三排长袁锋来说,2013年,还是士官的袁锋被初选为特种兵比武替补队员,赴特战旅参加“猎人”集训。步兵专业出身的他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特战课目,一下从原单位的“佼佼者”变成了集训队的“副班长”。

骨子里不服输的袁锋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朝着目标发起了玩命冲锋:集训5个月,穿坏5双作战靴、4套迷彩服,磨破手套60余双……

最终,作为参赛队员中唯一的一名步兵,袁锋在全军特种兵比武中带领其他7名队员一举夺得了目标定位冠军、手榴弹投准季军、特种射击季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连队有一个连队的灵魂。如今,在改革的浪潮中,面对转型带来的阵痛,我们又一次面临光荣而艰辛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每名同志都能够时时想起这顶钢盔,想起“攻坚传人”的称号,就没有我们攻不下的难关、拿不下的阵地!

(武  帅、杨  磊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