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兵器大观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红鹰”中队的前世今生


■高 卓 周煜皓 胡家伟

美国“荣耀飞行”公司购自乌克兰的苏-27飞机资料图。来源:“荣耀飞行”公司官方网站  

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时报》披露,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使用俄罗斯米-24或米-17直升机作为“假想敌战机”进行军事演习。在招标书中,美军要求防务承包商提供的米-24武装直升机每年能参加5次年度演习、保证40个昼间飞行小时的训练时间。

其实,涂有碎片样式迷彩和红星机徽的“神秘”战机,在美国上空与美机“大战”,这种情形对美军特别是美国海空军来说,并不算新鲜事。对飞行员而言,仿真针对性对抗训练必不可少。不过,如果用己方的飞机模拟互相对抗,在仿真度上并不能令人满意——在技术和外形上,对手的战机都和己方战机存在明显差别。

如果能搞到对手的战机,“真刀真枪”开练,无疑是一种捷径。目前,美国国内有多家大型私人防务承包商(即“假想敌”公司)可以提供类似服务。频频出现在美国海空军演习中的“幼狮”、米格-21以及苏-27等战机,绝大多数是这些私人防务公司提供的。

事实上,除了私人防务承包商,美国空军从65年前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苏制战机,用于测试和演训。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至今。其中,最具传奇色彩和代表性的,莫过于冷战时期美军的一支神秘“假想敌”部队——“红鹰”中队。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秘美国空军“磨刀石”——“红鹰”中队的前世今生。

“红鹰”前传

很显然,冷战时期的美国不可能从苏联直接获得战机。因此,美军所使用的苏制战机,往往是美国情报机构在世界各地秘密活动的成果。据悉,一般情况下,美国获得苏制战机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叛逃者、盟国和国际武器市场。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意外地获得了一架米格-15比斯战斗机。这架飞机随后被运到美国,成为美国空军获得的首架可飞的苏制战机。

在越南战争的前几年,美国海空军飞行员被小巧的“米格”战机打得焦头烂额。特别是年轻的“菜鸟”飞行员,缺乏经验的他们面对“米格”战机经常在前10次空战中就被无情地“干掉”。

1966年,以色列通过情报机关策反了一名伊拉克飞行员。这名飞行员驾驶一架米格-21战斗机叛逃到以色列。1968年2月,美国空军用一架美制F-4“鬼怪II”战斗机,从以色列“换”到了这架米格-21。3个月后,美军又将这架经过167个测试架次的米格-21“还”给了以色列。此后,叙利亚有两架米格-17战斗机“迷航误降”以色列机场,以色列又把它们交给美军进行测试。

不必说,这种“测试”的成果相当可观:美军飞行员终于找到了一些应对“米格”机群之策。尝到甜头的美国空军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测试范围,乃至成立一个专门使用苏制战机的“假想敌”部队,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的“磨刀石”,以此提升空战水平。

“红鹰”问世

1972年,美国空军组建了“入侵者”中队。这个中队最早装备的是T-38“禽爪”教练机,以模拟苏联空军的战术闻名,曾多次在美国空军演习中担任“假想敌”部队。1975年首届“红旗”军演之后,“入侵者”开始换装F-5E战斗机。但是,不管怎么换装,终究还是自家的飞机,再怎么演也和真实的“敌机”有很大的差距。

其实,早在首个“入侵者”中队组建之时,美国空军就开始秘密招募一批尖子飞行员和机务人员,培训他们熟悉“米格”战斗机的使用。

1973年,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第一批4架米格-21战机,悄悄运抵美国内华达州人迹罕至的格鲁姆湖畔。此后,又有数架米格-17和米格-21不断飞抵这片号称“51区”的神秘基地。1977年,美军第4477测试评估中队正式在此组建,这标志着美国空军对“米格”战机的研究使用进入实战化阶段。同年,中队得到了来自埃及的13架米格-23战机。1979年1月,已经初具规模的4477测试评估中队正式得名“红鹰”中队,是美军密级最高的部队之一。

“红鹰”中队最主要的任务,是测试苏制战机的性能,对其技术和战术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存在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战法,充当“磨刀石”锤炼其他飞行部队。

“红鹰”解散

成立半年后,“红鹰”中队就展开了与“蓝军”的第一次演习。此后9年间,驾驶米格-17/21/23战机的“红鹰”中队飞行员,一共与美国航空兵部队进行了15264个架次的对抗飞行。通过与货真价实的“米格”战机过招,大量美军飞行员获得了宝贵的对抗经验,大幅提高了美军空战的猎杀率。

1988年,随着冷战末期美苏对抗烈度逐渐减弱,“红鹰”中队被解散了。但这一项目产生的“红利”却仍在持续。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飞行员击落40余架伊拉克战斗机,其中不乏米格-21、米格-23,乃至更先进的米格-29。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飞行员又击落多架米格-29战斗机。这些美军飞行员大多在“红旗”演习中与“红鹰”中队进行过对抗,对“米格”战机的技术和战术特点比较了解,因此得以击落对手。

2006年,美国空军官方解密了整个项目。但是,“红鹰”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美国搜集非盟国武器装备,对其进行研究的活动从未停歇。

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剧变,虽然“红鹰”中队早已不复存在,但美国飞行员前往“化敌为友”的前华约国家测试各类苏制战机已成“家常便饭”。此外,得益于美国发达的民间航空产业,美国数家私人防务承包商运营着一些“米格”战机供美军继续“练兵”。不过,这些老式“米格”战机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训练需要,因此美国不断试图获得新式俄制战机及其零部件。

“红鹰”变脸

近年来,常常有美国空军使用米格-29和苏-27等三代机进行测试的传闻。据美国媒体统计,美国先后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获得了5架苏-27,而米格-29则主要来自摩尔多瓦。

每隔一段时间,类似的消息就会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流传开来。有趣的是,这个在内华达州沙漠中对俄制战机孜孜不倦地进行测试研究的单位,隶属于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非官方绰号就是“红鹰”。

尽管美军尽可能掩饰这些项目的存在,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神通广大的美国航空爱好者多次在“51区”拍摄到一些涂有独特蓝色迷彩的“侧卫”战机。

2017年9月的一次“神秘事故”,更是再次引发世人关注。美国空军飞行员埃里克·舒尔茨中校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丧生,他的公开身份是美军第28名取得F-35战机飞行资质的飞行员。由于坠机地点在神秘的“51区”,美国官方对发生事故的具体机型讳莫如深。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戴夫·古德费恩上将在网络上表示,“我只能确定地说,那不是一架F-35”。这一切迷雾般的呈现,使得此次事故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

“神通”更广大的美国媒体经过深挖后爆料:失事时,舒尔茨驾驶的正是一架属于美国空军某测试评估单位的苏-27。俄罗斯一位退休试飞员也对媒体表示,舒尔茨中校曾在坠机前一个月与其交流过驾驶苏-27的经验。当时这位老试飞员警告舒尔茨“不要尝试操纵苏-27做某些危险动作”。

很多分析认为,舒尔茨是在驾驶苏-27摸索其极限性能时失事的。不过,参考“红鹰”中队解散后将近20年的解密周期,舒尔茨的最后一个架次里究竟藏着多少秘密,很可能还要等若干年后才能为世人知晓。

2017年9月12日,瑞典萨博公司对外展示了“鹰狮”多用途战斗机家族的最新成员——鹰狮“入侵者”。该机采用的是双座布局,没有武器发射能力,但是保留了雷达和头盔显示器,专门用于执行模拟“敌方”战斗机的训练任务。据称,“入侵者”的目标客户就是那些为美军和英军提供外包训练服务的“假想敌”公司。

不仅仅是战机,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竭尽所能地去获取“假想敌”装备的各类武器。例如,苏联解体后,美国曾直接采购了一批俄制Kh-31导弹,改装为MA-31超声速靶弹,供美国海军训练如何对抗超声速反舰导弹。

美军倾力打造“磨刀石”并屡屡获益的背后,有其强大的实力和国际环境做支撑,但其精神内核更值得每一支劲旅学习借鉴——在强烈的备战意识驱动下,想尽一切办法主动了解对手的武器性能,达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