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江南草长莺飞时节,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第一届军事体育运动会隆重拉开了序幕。眺望比武场上小老虎般嗷嗷直叫、奋勇争先的官兵,旅长丁炜的心情犹如时下的天气,明媚舒畅,轻松坦然。
战鼓声声,使命催征。一年前“脖子以下”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旅奉命整编重组:整合5家单位,扩编两千余人,承接多类装备,组建新型战力,探索合成模式。新编制带来新气象,新变化也带来了新问题。调整中,大部分官兵需要换岗,挑战新专业。告别昨天,一切需从零开始,再次成为“新兵蛋子”。
全旅范围高达百分之三十六的转岗率,给战斗力建设带来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转岗让官兵离开了他们曾经熟悉的领域,告别了曾经亲密无间的装备,几多泪水,几多不舍。那些日子里,丁旅长的心整天都是悬着的。这一年,转岗官兵没有牢骚抱怨,一门心思铆在新岗位,克服矛盾,战胜困难,给新单位发展起步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战斗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换岗重生在今朝,十载荣誉已成昨。在运动会参赛的官兵中,有个古铜色皮肤的老兵甚是扎眼,他叫黄兆鹏,这是他入伍11年来第一次代表侦察分队比武竞技。去年今日,他还是某炮兵旅一名经验丰富的加农炮班班长,专业突出,技能过硬。当他接到分流命令,获知自己将要成为特战侦察兵时,深深明白,接下来的军旅生涯将步步艰辛,充满无穷未知和挑战。
隔行如隔山,由炮兵转成侦察兵,在黄兆鹏的眼中,即使是日常的训练内容也显得十分陌生。第一次参加侦察分队的体能训练,他就被高强度的训练折腾得够呛,一个半小时满满当当未有停歇,不少一同转来的老战友甚至都没能完成所有科目。翻轮胎、冲山头、组合两千米、武装十公里……两个月的咬牙坚持,黄兆鹏终于勉勉强强跟上了连队侦察兵的训练水平,这也让原本就身材“苗条”的他变得更加精瘦。
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武装泅渡训练在野外水库展开,刚刚完成岸上练习,初步学会简单游泳动作的黄兆鹏,是个十足的“旱鸭子”,对水天生有恐惧,刚一下水,不知是水凉,还是害怕,不一会儿浑身就起了鸡皮疙瘩,且不停战栗。好不容易适应冰凉的水温,松开救生圈,他又开始了“呛水之旅”:紧张惊恐、动作僵硬、不能露头,无法呼吸……军人的辞典里没有退却二字。为了早日掌握游泳要领,黄兆鹏虚心向身边战友请教,在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下,终于从一开始的10米、20米,逐步达到500米、1000米,向着大纲标准不断靠近。
转岗转出新问题,人人都需从头越。在困难面前有没有想过放弃呢?“有,真的有。”黄兆鹏的回答出乎意料。这次改革调整转岗,让黄兆鹏离开了原来的驻地,与广东老家的妻儿距离变得更远,家事更是无法照料。去年下半年,妻子买了飞机票,打算带着儿子来苏州看看刚刚驻训回来的丈夫。没承想,刚刚坐上飞机,仅有些感冒的孩子竟突然昏厥,在机场的协助下紧急送往医院,经过一番抢救,孩子才脱离危险。身处千里之外军营的黄兆鹏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能为力。事后,黄兆鹏很是自责,思想有些波动。然而,军人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黄兆鹏深知肩上的使命和任务,在妻子的理解支持下,他很快振作精神,恢复了状态。
对于黄兆鹏这个要强的汉子来说,训练成绩合格绝对不是最终的目标。前不久,上级组织侦察营官兵进行军事技能考核,黄兆鹏付出的辛苦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所有科目全部合格,半数以上已经达到优秀。其中一项内容“抓绳上”,12米高的绳子悬空落下,不可手脚并用只能采用双手攀爬,黄兆鹏仅用11秒8便成功触顶,夺得全营第一。
转岗,转岗,换羽重生!这个旅许许多多像黄兆鹏一样的老兵,在转岗的路上,勇敢战胜困难,奋战在打赢路上。
赛场上,“无形猎杀连”的旗帜随风飘扬,官兵们口号嘹亮,士气高昂。去年5月,一支新型作战力量——电子对抗连组建成立,成为该旅历史上出现的首支电抗力量。连队兵员的专业有些复杂,他们来自于4个旅7家不同的连队,电抗专业出身的不超10人,全连官兵的转岗率高达85.5%。
受任于改编之际,奉命于急难之间。个头不高的樊东华走马上任,成为电子对抗连的首位连长。那段时间,樊东华马不停蹄地研究制订转岗培训的方案。半夜时分,月儿西斜,整栋营房就剩下值班岗哨和他的房间还亮着灯,明确思路、任务分工、划分阶段、指定期限……樊东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换岗后连队尽快形成战斗力上,为的就是抓紧将这个新组建的连队带上正轨,带出虎气杀气。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方案计划公布后,连队官兵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执行力。面对13个基础科目、6个重难点科目的教学任务,副连长余涛带着4名教学骨干,第一时间着手准备教案;面对从未接触的新专业,上士舒青彪、支海军都把自己定位成“小学生”,坚持每晚加班学理论、练技能;上等兵蔡鲁泽、列兵段长豪凭借原来通信专业打下的抄报功底,展开语种识别强化训练,率先突破220码高速报抄收。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该连80%以上的转岗兵都达到了大纲合格标准,用排长张斌的话来形容:身边战友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跑步”进入了战位。
闽南八月,骄阳似火,酷热如蒸。一声哨响过后,全副武装的干扰一班班长张文源停下脚步,用食指“刮”过脸庞,细密的汗珠被汇到一起,流入手心洒落一地。
自从接到参加上级组织的电抗专业集训比武后,张文源每天都要带着全班成员完成12组台站开设的训练,一组流程下来至少45分钟,高温训练让班里每一名成员的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天下来,衣服上汗渍都是雪白一片,但却从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想要放弃。走上新岗位,一切从零开始。想要实现华丽转身,需付出双倍的汗水。正是有这种决心和勇气,在最终的比武中,他们班代表所在旅队成功夺得综合排名第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子对抗战斗力、提升合成战斗贡献度,连长樊东华不仅紧抓官兵专业基础训练,还带着专业骨干拓展学习合成部队进攻战斗理论和旅营连三级通信组网特点规律,结合典型作战模式,自主分析作战目标信号特征、研究作战行动战法运用,先后完成《超短波通信综合对抗战法》《电子目标分布规律》等理论成果,并成功在集团军所有同类分队中进行了推广。
运动会闭幕式上,气度不凡的合成一营营长王伟大步跨上领奖台,接过军事体育运动会“优胜单位”的奖杯,微笑着振臂一挥,台下掌声如雷……
新组建的合成营可谓是该旅整编后的拳头力量,在四个坦克营长中竞争两名合成营营长,成功入选的王伟深知责任重大,他从上任的第一天心里就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在合成营长的岗位上有所建树。此后,王伟可谓是事必躬亲,他白天忙着抓训练,哪个连队组织得不严密,他就上去做工作;中午趁着部队休整,抓紧时间把一些日常工作处理完毕,下午又马不停蹄赶回训练场;好不容易晚上回来有点时间,还得抓一抓自身的学习提高。
新岗位称不称职,炮火硝烟是最好的“试金石”。去年6月,皖东腹地,编制体制改革后的首场合成营进攻演练如期打响。然而战斗刚一开始,前方问题不断:机动受阻、通信故障、火力中断……中军帐内,王伟手忙脚乱,战机在处理一个个问题的同时悄然失去,败北接踵而至。有相同境遇的不只王伟一个,几个合成营长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复盘中,营长们开始反思,对合成的理解还是不到位:合成营编制增强,人员装备翻倍,但同时也增设了多名参谋,指挥得以增强,要把多支力量合成到一起,不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光靠营长一个人蹦跶,显然偏离了合成的初衷。
“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随后,几名合成营长自发集合到一起研究应对之策。他们对营部的任务进行系统论证,根据岗位需要与人员专长,明确划分各参谋的职责范围。调整后的指挥机构不再是一盘散沙,运转起来十分顺畅,也让各个合成营长腾出时间来统筹全局,研究战法。去年11月份,该旅率各合成营长及所属参谋展开对合成营新战法的试点探索,并成功梳理出《合成营战斗手册》,制定千分制考评细则,为兄弟单位合成营建设发展提供了学习借鉴。
在前不久的又一场实兵演练中,电波声声,硝烟四起,营长王伟再次坐镇中军帐,筛选处理各参谋汇报来的情报信息,指挥顺畅,忙中有序。随着一条条精准指令的下达,不多久红方顺利攻取高地,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