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5月初,北疆雪岱山突降大雪,雪岱山某雷达站官兵雪中巡线——

高山水兵与雪共“舞”


■闫峰瑜 顾 强

雪中巡线。 顾 强摄

5月2日,东北边陲雪岱山上,一场大雪不期而至。这场雪陆续下了3天,积雪厚达50多厘米。

雪岱山位于吉林珲春东北部,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五月雪花飘,六月穿棉袄,七月雾茫茫,九月雪又到”。

雪, 是这里绝对的主角。

雪岱山某雷达站官兵对夏日飞雪早已习以为常:“正是这连绵不绝的皑皑白雪,这山才如此神奇伟岸……雪,是上天赐予高山水兵的珍贵礼物。”

“冬雪蓬松,夏雪厚重,雪轻容易扫,雪重易上冻。”上士胡宝旺往雪地上踩了几脚:“这雪下得‘厚实’,地上怕是已上冻了。”说话间,他搬出一盆煤渣,小心翼翼地洒在山顶主干道上。

“这样,战友们雪后巡线,走得更快更稳。”他憨憨一笑说。

一场大雪过后,山上几处电线被压断,四级军士长袁玉栋带领3名新兵编组巡线。

一大早,小分队带上干粮出发了。让上等兵刘校文没想到的是,他首次参加巡线就体验了一连串的“惊”与“喜”。

巡线要走山路,积雪比营区更厚,最深的雪坑有一米多,一脚踩下去没过胸。袁玉栋熟悉路线,在前方带队,一路规避雪坑,体力消耗巨大。

于是,战友们提出轮流带路。

没想到,轮到刘校文带路时,没走多远,他就一脚踩空,跌入雪坑,情急之下还灌了一口雪……

最终,刘校文被大家像“拔萝卜”一样给拽了出来,他俨然成了“雪人”,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随后,袁玉栋一招一式为大家讲解一种“游雪”方法。学习领会中,不知谁在手忙脚乱中蹬到一个兔子窝,眼见一只兔子蹦出来,迅速窜入雪野中……

“雪岱山,在云端,炉膛常年火不断……”虽然环境艰苦,但官兵们数十年“以山为家、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爱国奉献”,让“雪岱山精神”薪火相传。

官兵们从老班长口中得知,雪岱山上最大的两次降雪,分别是在2002年、2007年,那两场雪都是春节前下的。积雪最厚达两米,官兵们连续奋战开路,昼夜抢修装备,确保了战备值勤的正常运转。

颇有意思的是,雷达站有个战士名叫薛岱山。他的成长,见证了“一座雪岱山,父子两代兵”的动人故事。

薛岱山的父亲薛冰,曾是雪岱山上的一名老兵。在雪岱山服役期间,为了表达自己对驻守大山的眷恋,他决定将来自己的孩子出生后,女孩取名“薛里红”,男孩取名“薛岱山”。

在父亲的影响下,2010年底,19岁的薛岱山应征入伍。

后来,薛岱山主动申请到驻雪岱山的父亲老部队工作,将建功雪岱山的血脉传承延续。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清理完积雪后,官兵们投入到紧张的战备训练中。雪山之巅,旋转的雷达天线下,呈现出一派龙腾虎跃的练兵场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