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梅岭,早就向往着去梅岭。
知道梅岭,是因为上中学时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过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完全可以想象,诗歌中“断头今日意如何”的英雄气概,是怎样点燃了一个热血少年从军报国的英雄梦。
从江西大余县(史称大庾)一侧,沿着梅关古驿道拾级而上,脚下踩着的正是唐宋时代的黑卵石,路上的马蹄印依然清晰可辨,顿生“往事越千年”之感。梅关,不雄不壮,却奇峰叠秀气势非凡,不高不厚,却地处要冲易于镇守。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刀枪剑戟烽火硝烟中,创下了一番番英雄大业。著名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经过梅岭,也曾留下“却把梅关当玉关”的诗句。
1934年8月,陈毅因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伤,未能参加长征。他和项英同志一起,在赣粤边区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多次穿越梅关。“千峰转不尽,十里万重山”。梅岭树木遮天蔽日,漫山遍野,山中有洞,洞洞相连,便于游击队隐蔽。1936年冬天,是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最困难、最危险的日子。蒋介石派其所谓的“碉堡专家”第四十六师师长戴嗣夏,在游击区撒下天罗地网,进逼红军,把陈毅围困在梅岭20多天,进也不能进,退也不能退。
为了摆脱搜捕,陈毅在斋坑一处山凹的岩壁丛莽中,用毛竹支撑起一个窝棚,高仅1米,面积只有2平方米。棚以藤蔓覆盖,宛若天然,一条隐秘小道,迂回可达。在围困的日子里,陈毅潜伏窝棚中,“饥肠响如鼓”“野菜和水煮”“大树遮身待天明”。他回忆说:“那时候,做梦梦到被敌人包围了,做梦梦到被敌人抓住了。警惕性很好。像阮啸仙、贺昌、刘伯坚等高级领导干部、老党员相继牺牲,我几乎天天晚上梦见他们……”
一天一天过去了,陈毅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生死,其实对陈毅来说,早已不是问题。在这片土地上已经革命了十年,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哀伤,风风雨雨,悲欢离合,多少事在心头,但从未后悔过。陈毅不禁诗兴大发,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组气壮山河的“绝命诗”,题为《梅岭三章》。诗曰: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写完三首“绝笔”,陈毅吟咏诗稿数遍,藏于内衣囊中。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陈毅创作诗词20余首,或怀旧事,或记征程,或抒豪情,或寄壮志,既有“生为革命死不苦”的雄浑气魄,也有“弥天烽火举红旗”的凌云壮志。1936年8月26日,陈毅在梅岭度过了35岁生日。这一天,他送给自己一份小小的礼物——七言诗《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曰:“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在诗中,他关心的依然是信仰、信念和信心的事。1937年底,他在给亲属的信中言及三年游击征战的历程,感叹道:“艰难困厄,日夜围攻,毒手尊拳,谁能多让?浴血人生,直至于此,敢谓今人所难至,古人传奇史之所无也。”
35岁,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或许难以想象,那一代共产党人,他们不少出生于富裕家庭,不愁吃、不愁穿,读过书、留过学。他们为什么抛弃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地走上一条“叛逆”和“造反”的道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干革命?
在梅关,重读陈毅的《梅岭三章》,我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还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众多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仅能打仗、打胜仗,而且还能写诗,比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陈毅等。在那艰苦卓绝的年代,他们个个都是怀抱诗歌打胜仗的英雄,而他们写下的诗歌正是他们投身革命的最美注释。
走下梅关,在大余,我还读到了另一首革命者的诗歌,听到了另一个共产党人的故事。
说句心里话,我真为自己迟至今日才读到这首诗歌,感到羞愧。尽管他的名字我早就熟知,他叫刘伯坚。1935年3月4日,在江西信丰县塘村山区的战斗中,时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率队突围,因兵力悬殊,战斗中身中数弹负伤。敌人为了活捉他,悬赏5万银元,并将照片发到各“围剿”部队,刘伯坚不幸被捕。
刘伯坚被捕后,敌人以“爱惜人才”之名,劝他暂时办个脱党手续,便可获得自由,他严词拒绝。他的亲属想找与他有交情的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等人营救,他坚决反对。他在信中说:“我为救中国而犯危险,遭损害,不需要找他们来营救我,帮助我,使他们为难。我自己甘心忍受,尤其需要把我这件小事秘密起来,不要在北方张扬……这对于我丝毫没有好处,而只是对我增加无限的侮辱,丧失革命者的人格。”狱中审讯时,敌人故意问他:“你们共产党有办法,为什么弄得现在一败涂地?”他回答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古人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革命火种不息,燎原之火必将漫天燃起。”这些信件和审讯记录,都是革命胜利后从敌人那里缴获得来的。
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受尽折磨,决不投降,刘伯坚的忠诚与勇敢令敌人感到沮丧。为了炫耀所谓胜利,敌人就故意押着负伤戴镣的他,在大庾县最繁华的青菜街(今大余县建国路)游街示众。一路上,刘伯坚拖着沉重的脚镣,镇静自若,气宇轩昂,步伐铿锵,令群众刮目相看,敬佩有加。回到牢中,他写下了壮烈激昂的诗歌《带镣行》。诗曰: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什么是铁骨铮铮的豪言壮语?什么是惊天动地的誓言壮举?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刘伯坚不可谓不是“大丈夫”!
3月16日,刘伯坚在狱中给他的兄嫂写了一封信。与其说这是一封家书,不如说是一份遗书。他写道:“弟不意现在尚留人间,被押在大庾粤军第一军军部,以后结果怎样,尚不可知,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他说,“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我四川的家听说久已破产,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我已八年不通信了。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再读一遍,我仍然觉得这是汉语中最美的语言!
3月21日,刘伯坚在大余县金莲山慷慨赴死,时年40岁。
从被捕到牺牲,刘伯坚在狱中共给亲人写了四封家书,其中三封反复嘱咐兄嫂找到虎、豹、熊三个儿子以及对他们的期望。最后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爱人王叔振的。然而,他至死也不知道,妻子已先他一步在闽西游击区光荣牺牲,永远也看不到丈夫最后的问候、嘱托和思念。1979年5月,在党中央的关怀下,这对革命夫妻的三个儿子刘虎生、刘豹、刘熊生,终于在北京相见。年过半百的三个男子汉,抱头痛哭。为着革命,父母把他们从小就送人寄养,三个人努力把记忆的拼图加在一起,也无法还原父母的模样。而三兄弟这人生的第一次相聚,距离父母双双壮烈牺牲已整整44年。1962年建军节前夕,叶剑英元帅曾赋诗怀念这位伟大的战友。诗曰:“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雩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千载雄关,千岁古道,承载了千年诗魂。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我盼望着有一天,怀抱初心,再越梅关,追寻英雄的足迹,用他们不朽的诗魂,向不朽的他们,致敬!
标题书法:龙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