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入”到“脑入”
这是一家从事水声数据处理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研发的民营企业。自创业至今,一直同相关技术部门有着频繁的业务联系,从最初的下游产品外包研发,到如今引领行业发展,他们探索出民企“参军”的宝贵经验。
军民融合,贵在深度;转型发展,赢在深入。由“跟跑者”到“领军人”,这家企业4次拐“弯”启示我们:民企参军“半个兵”,只要真正贴近现实需求、对接部队实际,弄清战争规律,就一定能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研发在一线:从亚军一句不经意感慨中思考——
仗要怎么打,产品就怎么研发
去年,海军组织潜艇部队声呐兵“海豚杯”业务技能比武,企业工程师谢东方作为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技术保障。
“真可惜,明明听清了信号特征,却怎么也回忆不起听到的究竟是什么目标!”比武结束后,以一题之差屈居亚军的选手懊恼不已。
幽远的大洋深处,如果说声呐是潜艇的“眼睛”,那么声呐兵就是处理这双眼睛“看”到信息的“大脑”——声呐兵要做的,就是在嘈杂水声信息中判断出目标信息。亚军选手一句不经意的感慨,让谢东方陷入思考:“听力再好,好不过传感器;记忆再强,强不过存储器;人脑再快,快不过处理器。能否利用大数据智能识别技术,像手机软件‘听音识曲’一样,让计算机辅助声呐兵工作?”
其实,早在几年前,海军一位领导就有类似想法:先敌发现一秒,就多一分胜算,然而把“宝”全都押在声呐兵个人能力高低上,终究不可靠。
“仗要怎么打,产品就怎么研发。既然‘民参军’,部队的作战需求就应该是企业科研攻关的冲锋号!”作为专注于水声数据处理技术的企业,负责人蔡惠智拐过这道“弯”后,与海军相关技术部门一拍即合:自己的科研团队在水声数据样本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数量优势,正好可以填补军队空白。于是,一个水声大数据工程与应用项目很快启动。
短短一年间,一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水下目标辅助识别系统已初步研发完成,可帮助声呐兵快速进行情报筛选及辅助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兴军思想需树立起来,行动要落下去。对“民参军”企业来说,一只脚落在市场,另一只脚要落在战场,只有把落脚点落到一线,把研发放在一线,市场才能联通战场,真正研发出得到官兵认可、满足战场需要的技术产品。
2.测试在一线:从艇长的雷霆怒吼中认清——
不是企业认为先进的,就是战场需要的
“鱼雷来袭还有疑似一说?你这是在拿全艇官兵的生命开玩笑!”一次某型处理机随艇测试中,艇长对声呐兵怒不可遏的呵斥让测试员刘云涛惊出一身冷汗。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企业研发人员始料未及的。世界主要国家的声呐技术水平差距更多在于数据处理能力高低,而非声呐设备本身,但数据处理的虚警率和漏警率本身却又互为矛盾——也就是说,在搜索目标时越灵敏,把非目标听成目标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单个目标判别的可靠性越高,那么有目标却没听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该型处理机论证阶段,他们认为声呐作为潜艇反雷防御的主要预警手段,实际作战中宁肯错判一万、不可漏判一个,预警距离自然越远越好、数据处理的灵敏度更是越高越好。
然而,该型处理机的首次表现并不理想。这是为啥?事后,那名艇长给出了答案:探测器的预警距离越远,声呐兵要关注的搜索范围半径就越大,其中包含的水下物体就越多,所要处理的信息也就越多,对目标识别的准确率自然就越低,过多的信息给声呐兵判断决策带来了干扰。
这次测试让研发人员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不是企业认为先进的,就是部队作战真正需要的。以往民企对自己产品技术宣传,过于重视性能参数,而忽视了作战需求。从“我有什么”到“我能为部队解决什么”,往往是许多“民参军”企业必须拐过的又一道“弯”。
3.服务在一线:从战士的迫切期盼中体悟——
除了产品性能,还需关注“用户体验”
前些年,企业设计的第一代声呐兵听音训练系统完成研发,受到海军领导高度评价,样机开始在某潜艇部队试点推广。
可在试点单位,面对这台期盼已久的训练系统,不少官兵却难掩失望之情:“无非是把播放设备从录音机挪到计算机上,还以为有多么高大上!”
听到这样的评价,项目研发人员李国瑞感到十分委屈:水下环境异常复杂,水声数据无法外推、难以复现,而这一系统采用仿真工程技术,解决了水声对抗、鱼雷攻击与防御、多批次实装训练等难题——如果说以前训练设备是“小米加步枪”,现在就好比换上了“飞机和大炮”。
可官兵们的抱怨不无道理,除了产品性能,他们还关注“用户体验”。企业研发人员拐过第三道“弯”后,迫切想知道官兵们还有哪些诉求?我能做些什么?
“是否能够做到水声信息可视化”“能不能让操作界面突出主次,重要的几个按钮不要隐藏得那么深”……随后,他们在多支潜艇部队的近百名声呐兵中反复征求改进意见,一次次讨论论证,一次次修改样机,5个多月后,听音训练系统的改进型号应运而生,赢得试用官兵的一致肯定。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从产品理念设计到样机最终定型,李国瑞在这座小小的军港里同战士们一起度过了400多个日日夜夜。李国瑞的感受是:做研发不能只关注眼前产品,还要考虑产品背后使用的人,研发产品的经历,也是服务官兵的过程,官兵认可是对科研人的最好激励。
4.跟进在一线:从老兵的经验之谈中展望——
既要埋头搞研发,也要抬头找新路
“右舷×方位×海里处水面物体为民用商船,叶片数×片、吨位×吨、航速×节!”一次演习中,一名老声呐兵迅速判断出目标信息,此时,艇载的辅助识别系统却给出目标为他国水面作战舰艇的判断。
“真就不再听一听了?”企业方代表张战军试探着问道,“几十年的经验了,不会听错的。”那名老兵显得风轻云淡。数分钟后,潜艇接到海事部门发来的通报,一艘民用商船误入演习海域,其数据同这名老兵的判断几近一致。
凭啥老兵的经验判定要比计算机还要准确快速?这是否意味着还有什么其他目标识别特征尚不为我们所知?
张战军利用半年时间走访了所有潜艇部队后,拐过“民参军”路上这第四道“弯”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尝试寻找新的目标识别特征维度。张战军并非不清楚,作为科研人员,一旦选错了研究方向,就意味着自己的课题或许不能投入应用、产生经济效益,这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思忖再三,张战军找到了企业负责人蔡惠智。
“只埋头研发,不抬头找路,重复国外的老路,不能另辟蹊径,如何实现颠覆性的成果,实现我军由大变强的‘关键一跃’。”看过开题报告,曾为某知名高校博士生导师的蔡惠智“一锤定音”:“只要研究进行一天,资金和技术就支持一天!”
前不久,张战军的课题小组在某海军院校挂牌成立,不仅开启了“企业提案立项、军地共同参与”的科研模式,更诠释着一家民营企业在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眼界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