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不在人世了,咱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好好珍惜哟!”“你有你的任务,家里的事不要挂心!”
廖军每次携妻女回都江堰探望父母亲人,一说起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一家人总会唏嘘感慨、悉心叮嘱一番。
10年倏忽而过,就如那场突然降临又退却的地震。又是一个花鲜果香、暖阳馨香的5月,廖军已从当年原成都军区空军司令部领航处参谋,成长为西部战区空军参谋部领航处处长,但那场生命的相守始终无法从他心中退却。
“东经103.4度、北纬31度!”2008年5月12日,当廖军冒着余震赶到指挥所,看到地图上标绘的震中坐标时,心里“咯噔”一下:震中距家乡都江堰仅10余公里!
第二天清晨,部队紧急出动抗震救灾,身为担负重大军事行动筹划与指挥的领航人员,廖军随领导率地导某旅官兵奔赴重灾区都江堰。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而眼前:风景如画的旅游名城满目疮痍,废墟下不时传出绝望的呼救声……
父母家距救灾点不足3公里,岳父母家则不足1公里,廖军真想冲回家看看,但一场生命救援瞬间打响!
一位20岁的女孩贾娇娇被埋在坍塌的6层楼房的一楼。余震中,危楼随时可能再次坍塌,廖军和旅干部科长张剑桥二话不说,火速赶往救灾指挥部请地震专家支援。
冒雨奋战34个小时,女孩得救了!廖军没有合眼,没时间回家,还是岳父听邻居说他带部队救援,匆匆前来和女婿见了一面。
震后第三天上午,姐姐的电话终于接通,得知廖军已回都江堰两天了,不禁埋怨弟弟:“爸妈都住帐篷了,这么近你都不回来看看?”倒是父母宽慰儿子:“你只管放心工作,我们都好!”那一刻,担忧和内疚化作泪水,在廖军灰扑扑的脸颊上冲出了两道泪痕。
10年里,廖军每次回乡都会到那条街道看看,凝视拔地而起的绿树新居,听说被救女孩已结婚生子、幸福生活,那份自豪他无法形容。
地震时,廖军的女儿廖瑞琦刚4岁。对当年抗震情形的了解,都靠家人从未间断的回忆:房子晃得站不稳,父亲抱着她冲下楼就跑了;她和母亲住在帐篷里,一天晚上,电视里播放救灾新闻,屏幕上突然出现了空军官兵、出现了父亲……崇拜军人的种子,就在那一刻播入孩子的心田。
讲寓言故事、下五子棋……因为执行任务经常不在女儿身边的廖军,总是一有空就想尽办法“缝补”亲子时光。但他没想到,自己抗震救灾的经历,却是女儿心中最绚丽的章节。
在瑞琦的作文《我最敬佩的人》中,廖军真的很神勇。当时,经都江堰到灾区的直升机通信联络不畅、飞行矛盾很突出。廖军会同通信部门派出的官兵,顶着烈日实地考察,在震后第三天迅速开设了指挥引导补盲点。航线附近山高谷深、气候多变,廖军运用“低进高出、各自靠右”的原则指挥飞行。“都江堰一号”成为响彻空中生命通道、象征安全希望的指挥呼号。
整整24天,廖军吃住在昼间最高气温达40℃的指挥车上,调配引导飞行1034架次,最多一天达120架次,最密集时10分钟内有16架飞机进出山。这场天地间特殊的生命相守,让他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风雨过后,彩虹出现。廖军发现,强震赋予了全家人和灾区人民一样的坚强乐观和对军人使命的理解。老人们的身体都不大好,可对他,从来是报喜不报忧。“廖军忙的都是大事,不要告诉他以免他分神。”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生命是命题……”当年,回荡在灾区的这首歌曾让廖军心中的使命感熊熊燃烧。如今,在女儿的作文里再次读到,廖军更加明白了血脉传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