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人的心目中最为牵挂、也是最为柔软的部位。从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杜甫的“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从宋代陆游的“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到张舜民的“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还有贺知章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司空图的“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杜牧的“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这些诗句虽出于千年以前的古人之手,可至今读来还能感受到滚烫滚烫的思乡之情和家国之爱,仍有着“一吟双泪流”的阅读效果。
诗人吴小陈的诗集《故乡,我灵魂的天堂》(大地出版社)就是一部用乡音乡情酿成的美韵之作。他写故乡的诗,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乡思乡情,他把故乡比作“一棵永不老去的树”“在有月亮的夜晚,让我的心有所栖落”。看得出,故乡已经深深地浸透在他的血液中,融化进脑海里,他所有的情感都与故乡联结在一起,思绪时刻都萦绕在故乡上空,想念那里的亲人,怀念那里的一草一木,讴歌那里美的人和事。他诗的笔触始终是心底里的故乡在艺术作品中的物化与再现,他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留住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留住自己的初心和根。
热爱故乡,不仅仅是留恋那里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更主要的是热爱那里的人。看父亲在吴小陈诗里的印象:“远去了花白的双鬓/听不见熟悉的声音/朝夕千呼万唤/日夜魂牵梦萦/就算泪流成冰/也等不回你的音讯。”他在一首《思念》的诗里这样写道:“天上南飞的燕儿/请在我这里停留/顺便把我的心捎走/把它放在故乡的村口/让它向着温暖的日头/晒干思念的忧愁/在每天日出日落/给我母亲送去安候。”游子思念母亲的心情跃然纸上。写《姐姐》:“你是我生命的春天/陪伴我欢乐的童年/带给我多少梦幻/让我的灵魂更为灿烂。”写自己的初恋:“那时我暗暗喜欢你/想把你写在日记里/上课总想转过身体/偷看最后一排的你。”把一个懵懂少年的爱情萌动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在吴小陈的故乡诗里,他写景物其实也是在写人:“只要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我灵魂的天堂”。写《福德湾》“童年是我的温暖/一生难忘福德湾/煤油灯,旧衣棉/还有母亲在穿针线”。写《挑矾古道》“这条路是一首开拓的歌/唱着父辈挑矾的汗水”。在那首《采茶曲》里,他还吟道:“情郎好比一杯茶/越喝越难忘/盼郎早点回故乡/带郎去见我爹娘。”
人生需要偶像,而最好的偶像往往就在身边。故乡的人杰和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学起来更为可亲可敬可学。他写开国将军陈铁军的《葭草溪之歌》,写出了家乡人民对英雄的赞美和怀念:“溪水静,溪水凉/溪水汩汩尽思念/一去烟渺茫/铜肩膀,铁脊梁/血沃中华身豪壮/英魂归故乡。”写温州“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敢为人先”。写史上第一位水上农民起义军女将领吕氏:“生命没有对错/只为爱的执着/你的美丽从没凋落/而化作满天星斗在闪烁/你是人间最美的烟火。”写温州民间传说高机与吴三春的爱情:“明月照窗棂/相思泪湿枕/心已破碎谁人缝/思君未见君/求梦把君寻/只愿君心似我心。”
人生的动力源来自多个方面,不忘初心的故乡情思应为其一。乡音乡情皆美韵,这美韵足以能够支撑起我们既短暂又漫长的人生。这就是我读吴小陈诗作留下的一个突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