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该怎么办,你比我更清楚”


■黄振威

二战时期,名将巴顿在一次战斗中部署任务。当意识到自己在给下属介绍具体作战方法时,巴顿马上停住,并且话锋一转:“该怎么办,你比我更清楚。”在他看来,如果插手部下的工作,或者过多告诉部下完成任务的方法,就会养成部下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的创造力被泯灭。

战场上,各级指战员能不能搞清楚“该怎么办”,考验的是打仗本领、指挥才能,关系的是官兵生死、战场胜负。具备领导艺术的指挥员,既应掌控局势,也应善于授权,不仅自己清楚“该怎么办”,也应让下属清楚“该怎么办”,从而充分调动每名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各负其责、各主其业、各成其事的局面。

但曾有一段时期,受指挥体制影响,个别单位的首长机关习惯于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西瓜芝麻”件件管,“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下级搞“保姆式”指导。该下级决策的事,自己定了;该下级执行的事,自己干了。结果弄得“上不信下,下不服上”“上级包揽,下级偷懒”。一旦到了战时,必然影响反应时间、决策效率、行动质量,甚至影响战争的胜败。

“位高者事不可以烦。”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分身有术。这就要学会放手、有所不为。事实上,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不仅仅是做事,更在于成事,授权放权就是成事的有效途径。诸葛亮正是因为“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导致操劳过度,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恨。

有专家指出,未来信息化作战,将是基于指挥信息系统的离散化配置、分布式决策、交互式指控。在纷繁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即便有先进指挥控制系统的保障,“中军帐”也难以实时掌握战场的全部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一线指战员赋予更大的自主权,规定“做什么”而不具体规定“怎么办”,是提高决策效率、抓住作战时机、赢得最终胜利的客观要求。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行船。”对各级指战员而言,如果总让上级带着干、推着干、逼着干,谈何解决“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问题?唯有深研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搞透作战任务、搞透作战对手、搞透作战环境,在关键时刻有底气说“该怎么办,我很清楚”,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对上级负责,对战场成败负责,对国家人民负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