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一种古老而又现实、重要而又复杂的特殊文化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写于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深刻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根源、本质及其作用,并把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共产主义革命联系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奠基之作,其基本思想至今仍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为何要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著作的导言中谈论宗教问题呢?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在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上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当英、法等国历经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而跨入资本主义大门时,德国却以宗教改革的方式开展“野蛮反对文明的斗争”,宗教改革所唤起的农民战争和骑士暴动并没有为德意志民族的繁荣昌盛铺平道路,反而使其陷入分裂和纷争的深渊。马克思认为,德国的宗教批判运动从施特劳斯到鲍威尔再到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身的批判该做的已经做到了,德国下一步要做的是沿着宗教批判所创造的条件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而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对宗教的社会根源、本质、作用等问题作深刻揭示。基于此,马克思在作品中疾呼,向德国宗教制度开火,在将宗教批判进行到底的同时,要将宗教批判转向尘世批判、政治批判,如果德国革命依然在意识观念领域打转,在“时代错乱”中滑行,那么德国人的解放便没有希望。
马克思创建了建筑于唯物史观基石之上的科学宗教理论,内涵十分丰富,观点极其鲜明,一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二是宗教是“颠倒的世界意识”,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三是“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四是“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五是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能够作为理智的人进行思考和行动;六是对宗教的批判关系着人的解放,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归结为“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的“绝对命令”;七是对宗教的彻底批判和实现人的完全解放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等。上述方面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本质、作用,宗教批判的根据,以及宗教批判与人的解放、共产主义革命的关系。
人类的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进一步证实了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宗教的虚幻性,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今天依然存在,人们普遍享有从事宗教活动和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不得信仰宗教”。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党员不得信仰宗教是党章党规明确了的政治纪律,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信仰决定行为。习主席曾郑重强调,党员干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在信仰问题上提出的政治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的是彻底唯物主义和彻底无神论的世界观。共产党员如果信仰宗教,就意味着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根本问题上滑向了唯心主义、有神论,就背离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就不能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观点,就会把党和人民事业的命运寄托于虚幻的造物主和超自然的力量上,就不能坚定、自觉、正确地坚持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至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在思想、情感、精神上与党离心离德,危害党的团结统一。因此,党员干部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习、教育,不信教、不传教,绝非小事,它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