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某部在近日组织的综合演练中,不请装备生产厂家做“保姆”,拒绝友邻单位训练尖子来“支援”,不再与沿途加油站签订“伴随保障”协议,尽管演练有些磕磕绊绊,但官兵们纷纷感叹,没了“拐杖”的演练,更贴近实战,更能摔打部队。
拄拐杖的人练不出“飞毛腿”,拄“拐杖”的部队攥不紧铁拳头。然而,个别部队在训练时对“拐杖”有了依赖:有的一驻训就立即接市电、引自来水,有的没有台词、脚本就组织不了想定作业,有的遇到装备保障难题就首先想到请厂家人员帮忙。
小孩学走步时,拐杖能帮其学会走路。但扔不掉拐杖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部队训练时,必要的“拐杖”也是有益的。比如新装备刚列装时,厂家专家的传帮带有利于尽快形成战斗力。但如果对厂家产生了依赖,就等于“剥夺”了官兵独立锻炼的机会,失去了全面摔打、自我提高、培养人才的机会,到了你死我活的战场,没有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的过硬本领,很容易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今天训练不扔“拐杖”,明天战场就吃败仗。现代战争是“读秒”战争,战场上操作装备多一个人、指挥时多一道程序,就可能贻误战机,甚至导致失败。拄着“拐杖”上路,看似稳妥,实则不妥。以驾驶训练为例,训练初期拄着“拐杖”固然有助于尽快掌握驾驶技能,考核时有“拐杖”帮助也可能取得好成绩,但到了战时,还能拄着“拐杖”上战场吗?再比如指挥所演练,如果习惯在参谋的帮助下念稿子、背台词、走过场,到了瞬息万变的战场,如何能快速敏感做出正确决策?
扔不掉“拐杖”,看似是能力问题,实则是作风问题。“拐杖”现象背后,是打仗心态弱化滋生的依赖心理,是战斗力标准在心里没有扎根的表现。没有不等不靠、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缺少知战思战、真打实备的务实作风,必然对“拐杖”恋恋不舍。“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当把备战打仗作为军人天职,把提高打赢能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每名官兵自然就会主动扔掉“拐杖”,把全部心思聚焦战场、全部精力投向打赢,从而在“断奶”中实现强筋壮骨,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