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成语叫“宝山空回”,出自佛经的一句话:“人若无手,虽入宝山,终无所得”。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手,即使走进了到处是宝藏的山里,也终究是毫无所得。这个成语比喻虽然有很好的条件机遇,本来可以有很多收获,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种令人惋惜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例如,小一点说,同样是参加一次学习集训或一项竞赛比武活动,有的人很注意学习和积累,感悟到的、记录下来的东西很多,有的还写成文章发表,收获多多。而有的人却空手而归,什么成果也没有。大一点说,部队是一所培养造就人的大学校,同样是几年、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有的人业绩和荣誉等各方面成果丰硕,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有的人却收获不大,没有多少当兵的气质和荣光,素质能力平平。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自身找原因,主要在于自己进宝山没有“带手”,主观努力不够。因此,强化“进宝山要带手”的意识非常重要,干什么事都要珍惜机遇,带着“手”去,有宝藏要知道拿回来,不要白白失去了机会。
防止“宝山空回”,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不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主观能动性,知道制造工具,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劳动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在有理想有追求。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大小,区别首先在于是不是有理想有追求。干什么事情都应当有明确的追求目标,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值得去获取的东西。当兵服役,要有在尽好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学习成才和建功立业的强烈进取心。处处留心学习,善于发现宝藏,不断增长学问胆识;事事当有心人,勇于投身实践,抓住机会锻炼提高自己。
防止“宝山空回”,要勤奋刻苦,不能懈怠懒惰。人生在勤,不勤何获。抓取宝贝的“手”是什么?就是勤奋刻苦。要眼勤——多看,既要多看古今中外有字的书,又要看当今社会生活和军营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嘴勤——多问,学点孔夫子的“每事问”,不懂就问,懂了还再问几个为什么。学问学问,关键还在问的功夫。腿勤——多跑,到现场、到实地去看一看听一听,会有更真切深刻的感受和体会。特别要脑勤——多想,凡事动脑筋多想想,有什么内在特点规律,努力琢磨出一些道道来,这是提高思维能力思想水平的有效方法。手勤——多记多写,有感悟有收获,立即记下来写下来,不然时间一长就忘记了。遇事该动手的抓紧干,不怕吃苦受累受委屈,在实干中建功业、长才干。
防止“宝山空回”,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只有三分钟热情。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素质的提高,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久久为功的积累,都不可能有大的收获。
进了宝山,也不能被宝物搞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身在宝山,一点没想法,什么也不知道要,肯定没收获;想法太多,什么都想要,最终也抓不住东西。“少则得,多则惑。”要突出重点,有所取有所不取,否则,多读而不求甚解、多取而不能自拔,都是入宝山而空回的不明智做法。
部队是机会多多的宝山,既入宝山岂能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