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人健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钢铁油龙”谨防“管线病”


■蔡兆国 林 铎 本报特约记者  黄 翊

管线部队在战场上被誉为“钢铁油龙”,为克敌制胜源源不断地输送油料。管线兵长期接触油料,每天重复着管线的搬运、连接、撤收,很容易出现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等疾病。某野战输油管线大队军医陈渝宏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在管线兵工作训练一线为官兵健康护航。

加强防护,

莫让油气损害健康

3月的广东晴空万里,管线兵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流程演练。为了保障演练顺利进行,陈军医每天伴随管线兵开展医疗服务。

下午3时,训练进行到紧张阶段,突然有人大喊:“陈军医,不好了!小李晕倒了!”陈军医闻声立马赶往事发地点,发现小李意识已经模糊,他立即指挥人将小李抬到通风处。询问泵站长老周才知道,为了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小李已经在油泵车待了一整天。

陈军医判断小李是吸入了过量油气,导致苯中毒引发晕厥。“快去拿肥皂水和清水。”他边说边清理小李口鼻内的残留物,“马上仔细清洗身体裸露部位。”

陈军医边为小李通气边解释道:“油气里含有大量的苯、酚类物质,长时间接触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导致苯中毒。微量吸入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过量吸入甚至会导致死亡。”听到这里,泵站长惊出一身冷汗:“这么严重,幸亏发现得及时。”

看着小李逐渐清醒过来,陈军医松了口气:“以后可要注意,输油作业时一定要戴上口罩,加强防护,防止吸入油气。长时间训练后要注意检查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将伤病员搬运至通风处,并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身体,情况严重的必须直接送医!”

积极治疗,

莫让湿气诱发顽疾

“老杨,最近腿还疼吗?”走到1号库,陈军医仔细地为守卫库房的老杨检查起来,“你这关节变形已经有了好转,给你的药一定记得按时按量服用。”

由于身处大山深处、常年不见阳光,老杨患有严重风湿病。和老杨一样,各个库房的守卫基本上都有类似症状。每年雨季来临,他们常常会受到疾病困扰。了解到这个情况,陈军医经常去各个库房巡诊送药。

“常年在库房待着,湿气侵蚀身体关节,容易形成风湿病,甚至诱发诸如肺炎、库欣综合征等并发症。要想治疗风湿,必须借助多种药物共同作用,一方面是治疗风湿本身,另一方面还要预防其他并发症。”

“多晒太阳,多活动关节,切忌长期待在库房内。”走之前,陈军医再次提醒老杨:“千万不能停药,要积极治疗,别让风湿诱发顽疾!”

科学训练,

莫让钢管压弯腰椎

提起钢管,管线兵真是又爱又恨。“管线是战场上的血脉,钢管就是管线兵杀敌的武器。在军营这么多年,钢管早就成了我们的‘兄弟’了。”上士老马说道。可就是这个“兄弟”却给管线兵的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刚来到管线大队,陈军医看到大队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情况,十分惊讶:“我知道扛管子很伤腰,但没想到大部分管线战士都患有腰伤,甚至有人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而提前退伍。”其实腰伤是大部分军人都会患有的伤病。为了帮助大家摆脱病魔,陈军医特意琢磨了护腰“三板斧”——

一是要注重保护。腰部伤病都是一个从轻到重的过程,先是腰部酸胀不能缓解,出现腰肌劳损,最后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日常训练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腰部保护,杜绝腰部猛烈性拉伸、长时间用力,避免长时间保持蹲、跪、躬身等单一姿势。

二是要注重锻炼。若想腰部不受伤,底子必须打得牢,为加强官兵腰部力量,陈军医专门为官兵设计了一套组合练习:仰卧起坐、交叉扭腰、抱膝触胸、腰背肌运动。

三是要注重放松。管线作业,腰部负担较重,训练后的放松必不可少。拉伸、按压、揉捏、拍打等放松动作能有效缓解腰背部肌肉酸胀和疼痛。

小心谨慎,

莫让小伤酿成大病

前不久,为了夺得大队“大力士”比武桂冠,管线兵们都开始加班加点训练。在这个过程中,磕碰伤时有发生。不少战士认为擦伤、碰伤都是小问题,几乎不加处理就继续投入训练。殊不知,这些小毛病容易酿成大问题。

“管线兵长期在油气浓度大、气温高的环境中工作,擦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感染化脓。油气中的苯能够直接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导致慢性中毒。”陈军医解释道,“此外,反复碰伤同一个地方也容易导致陈旧性骨折。因此擦伤、碰伤看似小事,如果不注意就会带来大问题。”

看着官兵惊讶的表情,陈军医补充道:“擦伤发生后,一定要尽快用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伏消毒,最后撒上粉剂药物,不需要做包扎处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即可。一旦伤口化脓之后,应服用消炎药,在创面上涂抹百多邦。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就要到医院清除脓液和痂块,清洗伤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