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营驻地气温骤降,该营下士李磊的心情也到了“冰点”。“指导员,我能不能不去参加座谈?”看过公示栏上的成绩通报,犹豫再三,李磊还是敲开了指导员的门。
一提起李磊,战友们印象很“统一”:口才好,长得帅,“露脸”的事都是他去。这不,一接到机关要来连队调研的通知,早就听说李磊大名的新任指导员闫纪林立马指定他为座谈对象。
可最近训练任务重,旅里要组织专业考核,营里要组织理论考试,李磊白天上阵地搞演练,晚上坐在学习室准备座谈发言,抽空还得背理论题,一天到晚连轴转。专业考核成绩公布后,从没掉出过前三的李磊滑出了前十。
聊起座谈,李磊满肚子“苦水”。2016年机关调研主题教育开展情况,李磊第一次参加座谈,时任指导员一再交代:“你代表的可是整个连队,座谈时一定得把咱连的工作讲好讲透。”
得到“重托”后的李磊不敢懈怠,用了近一周时间了解情况、整理素材、撰写发言,座谈时把连队开展主题教育的亮点罗列了十几条,逐一向机关汇报,给上级留下深刻印象:“你们单位的战士有思想、素质高!”
打那以后,李磊算是“一炮走红”,大大小小的座谈没少参加。“别看座谈时间不长,耗费精力却不少。每次座谈前都得详细了解座谈提纲,领会上级精神,再结合单位实际撰写发言。碰到旅以上机关来座谈,发言还得层层把关、来回修改,甚至预演‘排练’座谈,一趟下来也得掉层皮。”
听完李磊诉苦,闫纪林犯起了愁:把座谈会的任务都安排给李磊肯定不合适,可他“辞职”不干了,随便找一个人能行吗?怕啥来啥,座谈人选还没定下来,机关工作组就已经来了,连队只能“硬凑”了几名战士临时顶上。
座谈结束后,闫纪林得到机关反馈:战士们发言积极性不高,没聊出来啥“干货”。“印象中咱们连的战士座谈时都表现很好的呀,这次是咋回事?”面对机关的询问,闫纪林只好把李磊“辞职”的事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郝晓强了解情况后,在机关交班会上带头反思:“事情发生在基层,根子却在机关。调查研究的方式折射工作作风。如果我们下基层调研停留在我问你答、翻翻材料;迎接上级调研提前安排、层层把关,怎么可能听到战士的真话、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几天后,旅机关出台了新的调研规定,要求机关下基层调研时直接走进班排房、走上训练场,在与官兵落实“五同”中“抓活鱼”。
如今,李磊这个“座谈专业户”算是正式“下岗”。有战友跟他开玩笑:“这下露脸的机会没了,挺可惜。”李磊的回答很认真:“咱当兵的平时就该琢磨着怎么把本领练过硬,还是踏实干好本职最痛快!”
微议录
莫搞“盆景式”调研
■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政委 陈明华
调查研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方式,但如果调研作风不实、用功不够,便很容易导致“李磊式”的无奈,给基层造成额外负担。
基层的真实情况从哪来?刘少奇同志曾到湖南蹲点调查,家访时要看看农民的坛子、罐子里有没有油盐,甚至亲口尝过农民充饥的野菜、糠粑粑。如果调研时走指定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那就是“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肯定看不到真实情况,找不到问题症结。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研也不一定就有发言权。只有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发扬“脱鞋下田,上门问诊”的务实作风,多站在“稻田里”想问题,才能了解到官兵“原生态”的想法,掌握到第一手调研材料,为落实工作聚力,为基层官兵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