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文职,我申请
吕梁军分区离石区人武部3名科长申请转改文职人员
■马养军
“张海俊怎么会转改文职人员呢?他今年提副团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吗?”3月下旬,吕梁军分区公示栏旁,官兵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议论纷纷。原来,包括保障科科长张海俊在内,所属离石区人武部3名科长全部申请转改文职人员,这在军分区上下引起不小震动。
军事科科长成杰从军17年,家属落户太原已有2年,明年既可以选择自主择业,也可以计划安置到太原市工作;原政治工作科科长刘燕伟,是军分区小有名气的“笔杆子”,刚刚调整到军分区工作并委以重任,而且年仅33周岁,是机关首长重点培养的“好苗子”;保障科科长张海俊,任正营职满7年,已连续3年被列为军分区副团职后备干部,今年提拔的可能性很大。3名科长缘何全部申请转改文职人员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他们。
成杰坦言:“组织帮助我协调转改到太原市晋源区人武部任保障科科长,解决了我和妻子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这是转改时期对干部的特殊关怀。”刘燕伟说:“转改文职人员,是军队人力资源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干着和现役干部一样的工作,享受着基本等同的工资待遇,没有特殊情况还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仅仅是换个军衔、换个臂章、换个身份,还能继续为强军兴军作贡献,何乐而不为!”张海俊说:“我年龄偏大,即便今年在现役岗位上提了副团职,将来竞争正团职的优势也不明显,不如把机会让给年轻干部,也算是间接为强军目标助力。”
刘燕伟的爱人王彩梅,是离石区一所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对于丈夫转改文职人员,王老师自有一番见解:“年仅33岁就走上正科职岗位,这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如果现在选择转业到地方工作,不但对不起组织的培养,而且给地方政府安置工作带来压力。”张海俊的爱人闫晓燕,是中国移动吕梁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她说:“张海俊今年快满40周岁了,转业到地方明显不占优势,如果今年提不了副团,明年转改文职人员也超龄了,这次组织同意他转改,并决定在文职人员晋升上优先考虑首批转改人员,这相当于多给了他一次发展进步的机会。”
“我们从干部年龄、任职年限、家庭实际困难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为每名干部提供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发展建议。”军分区政委张选介绍说,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工作启动后,军分区通过动员辅导、谈心谈话、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转改氛围;通过及时展开政策宣讲,组织观看辅导录像,编印政策要点小册子,从身份属性、工资待遇、发展空间、住房医疗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阐释,确保每名干部熟知转改政策、熟悉转改程序,做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军分区、人武部两级党委,自下而上开展谈心谈话和问卷调查活动,切实摸清每名干部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困惑,注重做好一人一事工作。对需要转改交流到其他单位的,及时请求上级组织帮助协调解决;对超龄、学历偏低等不符合转改条件的,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对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给出合理化建议。此举有力推动了军分区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工作落地落实。
配图:吕梁军分区官兵正在公示栏前热议转改文职人员情况。
薛志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