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盈江县勐弄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自古就是边塞战略要地。如今,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连官兵就驻扎在这里。
4年前的一场地震,让这里满目疮痍。清明节前夕,笔者前往勐弄乡麻栗坡,眼前却是一番崭新景象。
在距边防连老营区不远的山坡上,新落成的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庄严肃穆,与远处别致的村落民居相映相依。
村民郭满洲一脸自豪:“那是万仞关麻栗坡烈士陵园,地震灾害发生后,军民齐心重建了陵园。”
现如今,这座陵园已成为驻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大早,天空飘起蒙蒙细雨,笔者前来陵园祭奠,只见许多群众手捧鲜花冒雨前来;纪念碑前人头攒动,一个个花圈立于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这座陵园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安葬着为国防事业战斗牺牲和因公牺牲的9名烈士和一条军犬。
据驻地群众介绍,改革开放前,麻栗坡因属于边境少数民族乡镇,土地贫瘠,加之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
1961年底,朱启昌在担任部队军医期间,随部队前往边境一线执行任务,为救护受伤群众牺牲……
2014年5月,云南省盈江县相继发生两次地震,造成麻栗坡50余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而万仞关麻栗坡烈士陵园也在灾害中受损。
“子弟兵同志,请你们帮帮我!”地震发生后不久,年逾八旬的村民左显兰来到连队驻地,哭诉了烈士朱启昌为救她而英勇牺牲的壮举:“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恩人的坟茔被毁,让烈士的英魂无处可归……”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事不宜迟!完成救援群众任务后,全连官兵迅速展开烈士陵园的灾后重建工作——他们重新收敛烈士遗骨,收集破损石碑,拼凑完整后,拍照登记造册;并多方收集整理“烈士先进事迹”等重要史料。
当地村民闻讯后,也自发参与到重建工作中。乡亲们组成一支施工队,在原址重新整修坟茔,并对陵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凿石板、浇灌水泥、铺路面,人人争着参与义务劳动,只为让烈士英魂早日安息。
经过7个月连续奋战,新建的烈士陵园很快落成。陵园占地20多亩,不仅复原了原有景观,还新增了纪念广场、烈士陵园介绍碑、英烈事迹馆等。
今年清明节前夕,连队组织全体官兵来到陵园祭扫。低沉婉转的哀乐声中,上等兵张刚用毛巾轻轻擦拭朱启昌烈士的墓碑:“老军医,安息吧!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我们来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