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180医院是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舰单位。近年来,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一直参与部队训练伤的预防,积累了一定经验。
军事训练中出现损伤是正常现象,但有些训练伤经过科学有效的防护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到部队巡诊时发现,少数部队在开展军事训练时,训练还缺乏科学,存在老套路、老办法的现象,特别是在军事训练前,很少安排防护知识授课,重训练轻防护,加之有关的运动医学专业人员较为缺乏,官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训练伤发生。作为部队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应将守护官兵健康“关卡”前移,将官兵健康放在首位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这几年我们主动将阵地前移,多次深入部队开展实地调研,医学检测、分类防护、指导基层部队开展科学训练,形成了“医+训”模式,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通过开展新兵入伍训练前的骨密度及体适能检测,为准确分析官兵的骨质及体能情况、训练强度提供数据支持,指导部队因人施训;二是定期下部队在训后进行跟踪复测,了解科学训练后的效果;三是派运动管理师到部队进行运动带训演示,增加个性化针对训练和循序渐进训练方法;四是常年到部队为官兵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月寄发健康报,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五是指派营养师定期到部队指导食堂科学配餐,制订饮食干预方案。
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探索,我们“医+训”为主的健康保障模式已初见成效。体系部队中有一支特种部队,他们日常军事训练强度极其严苛,但是训练伤却在逐渐下降。
随着全军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军事训练强度和难度逐渐加大,如果不能有效防治训练伤,必将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升。良好的体能包括心肺耐力、柔韧度、反应能力、平衡能力等,是军人综合军事能力的体现。在这几年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军人体质健康与饮食、作训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我们应整合设备、人力等相关资源,组建专家团队,集骨科、康复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业之力,深入到基层部队与官兵同训同生活,实地解决问题,教会基层部队军医和卫生员掌握防范训练伤的基本技能、普及军事训练伤防治常识、强化防护能力等措施,让军医参与制订科学施训方案,确保“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落到实处。
(作者系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