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高质量发展的表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多重转向,我们将迎来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升级。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
习主席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我国船舶制造业来讲,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走得蹄疾步稳?本期我们邀请来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3位全国人大代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征、725研究所所长马玉璞、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马加友,共话高质量发展。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实现产品由量到质的突围
记者:与过去传统发展模式相比,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军工企业,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基层落地生根?
刘征:短缺经济时代,造船厂生意十分火爆,可以说只要造出产品来,就能卖出去。在这种环境下,造船业大多是“速度至上”,大家都想着怎么扩大规模、打开市场。与以往的传统发展模式相比,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体现在“两个转变”上,就是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铺摊子”模式,开始向“上台阶”发展,如果思维方式还跳不出过去“唯增长论”的老套路,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10多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正是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实现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马加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天,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踏上了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老一辈工匠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打造出令国人振奋的大国重器,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我们应该传承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渗入每一件产品、每一道工序,才能实现产品由量到质的突围,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既要“低头干”还要“站起来看”,以创新求突破
记者: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充分展示了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创造伟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求,企业是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马玉璞: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舰船用钢为例,钢材强度和厚度要求远比一般船体要高得多。我国为了研制舰用特种钢,在合金设计和生产工艺上进行创新,研制出的钢材不仅强度高,还具有高韧性和耐海水腐蚀性,已经在一些舰艇上成功应用。
马加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正向造船业成功转化。作为新时代的工匠,不能只会“低头干”,还要学会“站起来看”,要了解自己这个领域,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力争实现创新突破。举个例子,为解决某船舶焊接时出现材料变形的问题,技术人员借助庞大的数据库,开展计算攻关,经过上千次模拟平台试验论证,探索出一种特殊焊接工艺,一举突破了技术瓶颈。
军地资源优势互补,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地生根
记者:这些年,我国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何发挥好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支撑拉动作用,从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马玉璞:与大部分民用产品相比,军品拥有质量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去年年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面贯通。725所负责研制158个双曲面球型支座,我们将船体结构钢、非金属复合材料、腐蚀与防护3种舰船制造技术,成功转化到民用桥梁建造领域,让大桥能够抵御16级台风、8级地震以及30万吨巨轮撞击。军工企业参与建造民用大桥,是军民融合领域一次有益的实践。在这项“世纪工程”中,诸多军工领域专家集思广益、艰苦攻关,书写了军工人的时代担当。
刘征:我们要用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快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我国某型舰建造时,参与研制的专家和企业涵盖各个领域,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通常情况下数倍的工作量。上舰安装的上万台设备,由1000余家科研院所协同完成,施工建造时,上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昼夜奋战,集全国之力,高质高效地完成建造任务。经过几十年发展,军工企业拥有丰富的产业实力,如同巨大的犀牛,民企应该像犀牛鸟依附犀牛一样,把自身优势特征发挥出来,与军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