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转型必须紧盯战场需求。转型动因缘于解决“战场困惑”;转型目标基于突破“战场难题”;而转型效果赖于“战场评价”。
战场,是诱发军队转型的“策源地”,赢得“下一场战争”的战场主动权历来是战争转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各军种之母的陆军,其转型的直接动因来自于战场,最终目的要适应并服务于战场。
陆军转型动因缘于解决 “战场困惑”。战争的时代转轨,意味着过去的老套路、老办法不足以支撑解决现实战场已经出现的若干问题,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新困惑。转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解决这些困惑的过程。如,冷兵器战争转型时期,罗马军队在马其顿方阵的基础上,针对马其顿方阵队形过于死板、兵力过于密集、战术单元缺乏协调配合等若干不适应战场新需求的弱点,对陆军部队的组织结构和步兵、骑兵等兵种的运用进行了许多改革,有效解决了当时战场机动的一大“难题”,促进了冷兵器战争转型期陆军转型向更高水平发展。热兵器战争转型时期,随着火药和火器在战场上的应用,围绕“火力杀伤和防护”的对抗,不仅导致了陆军炮兵、工程兵等新兵种的出现,而且促使了近代化军事组织体制的产生,推进了军事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全新的陆军军事形态。机械化战争转型时期,机械化装备成为陆战场上的主战兵器,作战的时间、空间与速度、精度和破坏力等问题成了困扰陆军的关键问题,在这些关键问题的牵引下,坦克兵、通信兵及电子对抗兵等全新兵种进入陆军部队序列,陆军的力量构成发生大幅变化,进而促进了陆军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加速转型。
陆军转型目标基于突破“战场难题”。历次战争转型期,为了着力解决陆战场难题,加速推进陆军建设,一般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创新发展技术,大力革新陆战武器装备,寻求采用新手段来解决陆战场根本性问题,冷兵器战争转型中罗马人的陆军转型及其战术变革,热兵器战争转型初期荷兰人与瑞典人通过发展火器和弹药来改变“单纯依靠步兵冲击”的战术缺陷,机械化战争转型中英国人通过发明坦克来解决进攻中很难突破“多道阵地防线”的战场难题,都属于这一种情况。另一种基本途径是自主创新战术观念,利用“战术思维”的变革拉动组织结构和战术手段的创新,追求战术理论创新与编制装备、战斗手段革新的综合效益,据此全面而又高效地解决战场上出现的若干难题。热兵器战争转型后期,法军在普法战争中创造性设计的“散兵线战术”,积极促成陆军组织结构向小型化方向变革,以用于解决战场上火力、机动、突击有机结合的问题;机械化战争转型中的德军,创造性设计的以“奇袭、速度、集中”为核心的“闪击战”战术,用于解决战场上诸军兵种合同作战的根本问题。综上所述,不管是以创新发展技术为先导,还是以设计创新战术为龙头,陆军转型向来是以解决陆战场出现的“难题”为主要目标。
陆军转型效果赖于“战场评价”。战场是评价陆军转型成功与否的“铁面判官”,陆军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作战方式及作战理论等方面的“变”与“不变”都决定于战场。一切军队转型的主旋律都是夺取“下一场战争”的主动权。哪些国家的军队认识得准,转型快,转型效果好,就易取得“先手”,就能在某一历史时期称雄一方。热兵器战争转型时期,中国作为火药的发明国却转型迟缓,坐失良机,到头来只能是落后挨打。机械化战争转型中,德军积极适应机械化战争的战场需求,迅速建立起强大的机械化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自恃两伊战争的作战经验,在科威特排兵布阵煞费苦心,结果被完全掌控着战场主动权的美军轻松击败。伊军战场上的全线崩溃,一方面印证了美军信息化转型的初步成功,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战场上能否打胜仗是检验军队转型成败的唯一和根本标准。人类战争史表明,凡是着眼未来战场新需求,立足打胜仗的转型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反之则走向失败。当前,我陆军正处于转型发展、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陆军转型建设,必须紧盯信息化战场需求,用“能打胜仗”的标准来检验陆军转型中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