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最是可贵能“忘名”


■任志远

●“忘名”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博大的人生格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名者,名声之谓也。名声非天赐,全在自为之。古人讲:“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人总难免一死,骨总难免要朽,但人的名声,却会不以人亡而亡,以骨朽而朽。这里的关键,在于人活着时的所为,是一心为己,还是全心为国为民。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忘名”者终留名;处心立名者,则未必能把名立起来。可以说,“忘名”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博大的人生格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人生在世,应该有一些“忘名”精神。

“忘名”者能尽心为民。安徽凤阳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从省级机关下派到小岗村当“村官”,不做样子、不为镀金,而是一头扎进基层,和群众起早贪黑干在一起、打成一片,为办妥一件件好事、做成一桩桩实事、解决一个个难题,倾注了大量心血,直至献出生命。正是因为他不为名、不为利,才会换得群众的真情,才能留名于群众心中。一个人如果懂得“忘名”的真谛,在得失面前,就不会心理失衡,盲目攀比;在诱惑面前,就不会目眩神迷,心浮气躁;在挫折面前,就不会心生怨气,一蹶不振。就会真正把身子扑在一线,把脚步迈向基层,真诚置身于群众中间;就会坚定真心为民的决心,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一心为群众的人,群众自会把他记在心中。

“忘名”者能静心干事。一代科技巨擘、爱国楷模、人格典范钱学森,对于唾手可得的各种名利总是淡然处之,不受其扰;对于来自各方面的赞扬和褒奖总是心如止水,不为所动;至于题词留念、为人写序、参加鉴定会、出席开幕式和剪彩仪式、出国考察、兼任名誉顾问和名誉教授这些在有的人看来可以“名利双收”而乐此不疲的事情,他更是一概推辞。因为他对这一切看得很淡,在他的心里,报国最重,事业最重。他要静下心来,抓紧一切时间,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专心工作。虚荣者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忘名”者则注视着祖国的事业。只有做到“忘名”,才能像钱学森那样以宁静的心态应对纷繁迷乱的外界,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平和的心境面对世态的炎凉,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心无旁骛,专注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自己变得超然、高尚。

“忘名”者能净心自持。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一生坚守着两个阵地:一个是导弹阵地,一个是气节阵地。他下部队最烦迎来送往,从来都是轻车简从。家人到上海看望病中的他,他再三交代:“你们住宿、吃饭的账要自己结。”面对各种善意或有意的“人情往来”,他异常清醒:共产党员决不能在人格上失守。面对假公济私、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他一声断喝:这是变相贪污,与腐败何异!杨业功去世后,官兵们都流着眼泪说:“他是我们的好司令员!”这是群众对领导干部最朴实最真挚的评价。正是生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赢得了身后的清誉美名。可见,“干净”是感召力,也是战斗力,党员领导干部如能清正廉洁,秉公用权,不谋私利,就能用自己的“干净”唤起官兵的干劲,用自己的过硬激励群众攻坚克难。如能时刻把组织的期望记心头,把官兵的期盼挂心头,在遵守纪律规矩上带好头,就能以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形象、过硬的作风,赢得群众的口碑。

(作者单位:71352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