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用人物展现矛盾冲突

——《雍正皇帝》中乔引娣人物的由来


■二月河

有些朋友不喜读《雍正皇帝》这部书。原因不在于雍正本人和其他人物塑造的问题,而在《雍正皇帝》这部小说中穿插了乔引娣这个人物形象。我想他们也许有自己的道理。

乔引娣这个人物确系我的创造,雍正活着那些年头,这个角色是不存在于他身边的。

为什么要引入引娣,并用了不小的篇幅解说她与十四阿哥和四阿哥之间说不清,扯不断,丝萝藤缠,绞如乱麻的纠葛,还和当时国家大局、军政大局混在一起,成为小说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幽灵呢?雍正年轻时,真的有深陷洪水出入于贱民之中的亲身经历吗?

虚构。都是虚构的。

虚构出这么个角色为了什么?是为我们今天的读者切齿扼腕,切齿遗恨的么?

当然不是的。

是因为,确有事实依据的是:在明清十数代皇帝中,唯独雍正是一个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解放贱民的皇帝!

贱民成为大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明清两个大时代的历史进程。从明永乐年始初,永乐帝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内战,从北京燃起的战火一直烧到南京。明太子在城破前夕,趁着满城熊熊大火逃亡,不知其踪,南京落入永乐皇帝朱棣手中。朱棣进南京,立即开始了他的血腥屠杀,跟从原太子不肯附就的权贵或诛杀、或流放监禁,不留半分情面——这在历史上叫“靖难”之役,是以永乐帝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的一次皇族家庭内乱。它的波及面遍及全国上层社会。

那些垮掉的太子忠臣受到了严厉的非法惩处。凌迟剥皮的、监禁流放的、酷刑相加的比比皆是。这些官员本人处刑,而他们大批的家人就变成了永远的贱民。这些人包括他们的后代永世不得读书,考取功名做官更是痴梦无聊,只能做全社会都瞧不起的工作如:剃头、修脚、妓院、大茶壶、鸨母、演戏、吹鼓手、陪送葬的差役,诸如等等,就是我们今人说的“下九流”。一代又一代,代代如是一般,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阶层。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愿混迹其中,不愿交往或过从来往这样的特殊民众。

因为数量和全社会相比还不算庞大,它无从威胁到社会和政治的安全。在地方上虽有一些搅乱,对于大局似乎无妨,因此封建统治阶级从来也没把他们当成个事,没有正儿八经地下工夫去处罚贱民,也从来没出现过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几百年就这样“混”过去了。

而雍正突然下令解放贱民,允许他们可以世代脱离这个永远也跳不出去的苦坑,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我在写雍正之初便思考到了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想在小说中解开这个谜,我不愿意以己之昏昏,欲使人之昭昭。读者是不可以欺骗的。

雍正与小福、小禄在黄泛区的爱情故事就这样诞生了。他爱这个女孩子,而这个女孩子恰是个贱民。在他当皇子之时,只能躲在茅蓬棘丛中,眼睁睁看着这个女孩子被族人烧死。而现在他当了皇帝,这件事怎样去了结?解放贱民。

从逻辑上要让读者了解帝王的爱憎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雍正之死恰是清代一个绝世之谜。

雍正之死,学术界一直在解,至今未见成果。

我这样考虑,雍正之死大致如是:A,发现岳钟麒报喜报功,讳避过失。B,发现田文静夸张祥瑞,冒功请赏。C,多吃了贾世芳烧制的丹药,滥用术士疗疾。D,发现儿子弘时有异动之象,存不轨之心。E,自己本身的疾病越来越加沉重。F,知道自己在民间的政治谣言与他本人在民间的口碑,如在云泥之间……这些够他死吗?不够!他又发现了引娣的秘密。

这些原因集中在一起,他死不死?和引娣最后的对话,说明了他的最后心境——看《大雷雨》的悲剧艺术境界,也就是这些集中起来的社会致死药品共服了的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