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陆航某旅备战打仗的气氛倍加浓厚,人人致力胜战打赢。由此,陆航飞行员房海春——

飞行图囊里增加了一份训练计划


■本报记者 武元晋 通讯员 王龙刚 韩明坤

华灯初上,华北某地的夜晚春寒料峭,街上已经难觅行人,偶有路人出没,也是紧裹着衣服行色匆匆。而此刻第82集团军某陆航旅的夜训刚刚开始,编队飞行的直升机轰鸣着掠过城市的夜空。

见到该旅直升机二营营长房海春时,他正裹着大衣在摆渡车上小憩。从昨夜学习飞行课目教案,到今天早上8点开始密集进行飞行准备、机组协同、体能训练,下午升空开始空中突防、对地突击等昼间飞行训练,房海春的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马上要进行夜间山谷飞行了,来不得半点马虎,得抓紧时间养足精神准备这场硬仗。”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该旅备战打仗的气氛倍加浓厚,房海春的飞行图囊里,除了几份地图和北斗手持机等必备物品外,还增加了一份审定后的训练计划。这份计划清晰显示:本组飞行日计划中夜间飞行训练课目较之以往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增大了夜间低空战术课目比重,一个跨昼夜飞行训练场次的飞行时间比过去足足增加了一倍,而且每个课目必须在一定的战术背景下组织实施。

“咱飞行员都知道,好晚上不如赖白天,夜间山区飞行参照物极少,再加上恶劣天气,能见度非常低。”刘凯峰是有21年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现在是陆航旅飞行专家组成员,白天他刚刚在太行山脉勘察了地形,发现除了复杂的沟谷地貌外,地面上还有很多发射塔和跨山的高压线,直升机要进行夜间山谷飞行,这些都是可怕的“隐形杀手”。即便已经有4000多小时的飞行经验,刘凯峰对这样危险的夜航依旧感到生发于心的压力:“在漆黑无光的夜间飞行,从夜视镜里根本发现不了这些障碍物。”所以上午飞行前,他已经反复和房海春等飞行员在地图上对这些障碍物进行了详细标定确认,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计算飞行时间、熟悉飞行线路。

“飞行员是活在秒里的。”房海春始终铭记着刘凯峰这句话。一名飞行员如果对自己驾驶的飞机不能达到如臂使指、人机合一的境界,等到发生问题时再想着该怎么处理就晚了,所有危急状况的处理都必须是本能反应,而这需要飞行员日积月累的勤奋训练。房海春对这种夜航中的孤独和压力并不陌生,他说起去年9月份参加旅队的夜间海上实弹射击,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分钟,那感觉却像“掉到井里了”,没有灯火参照,周围漆黑一片,只能靠仪表飞行。当最终取得导弹全部命中的成绩回到地面时,房海春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采访中,房海春反复提及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他说这是自己的切身体会,每当在漆黑的夜空孤独飞行时,每当在深夜学习国际航空法、航空医学、战场生存等新知识感到头脑昏沉时,每当挑战紧张到令人窒息的高难度动作后心有余悸时,他的头脑中总会翻腾起这句铿锵话语:“军人生来为战胜,不按实战要求去训练,怎能按训练去实战?”

铁翼飞旋,房海春和他的战友又一次升空,向着太行山脉飞去。目送着战鹰消失在夜色中,记者耳边还回响着房海春的声音:“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挑战,这一架次和下一架次的状况都不一样,但为了实战中少交学费,陆航人要把这份职业当成事业,闯过从能飞到善打的每一道难关。”

采访手记

心向打赢 活在秒中

■武元晋

“哪个课目最难飞?”采访中,记者很想从房海春口中听到一些高难课目飞行和处理危急状况的精彩故事,而房海春的回答是:“现在每个课目都难。”细细琢磨这句话,令人深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落实到每一个军人肩上就是沉甸甸的打赢责任,是在每个岗位上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付出,是向着这个伟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通向打赢的道路并不平坦,陆航飞行员作为承载“飞起来的陆军”重任的一线尖兵,需要付出的努力何止百倍千倍。“飞行员是活在秒里的”“陪伴直升机的时间比陪伴老婆孩子多”“把每次飞行都当成第一次”……这些话对于把生命交与“一树之高”战场的陆航飞行员并非虚言。

直升机总是逆风起飞,记者唯有祝愿他们把压力变成动力,一一攻克飞行训练中的道道难题,全力胜战打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