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没有“如果”何来结果


■陈大昊

众所周知,炮弹的弹道是弯曲的。正因如此,抗战时期,用弹道弯曲的迫击炮来对付敌人的碉堡常常效果不理想,而用血肉之躯硬攻伤亡实在太大。有官兵提出,如果炮弹能对准碉堡的射击孔平射就好了。这个“如果”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美好的愿望,但对时任129师炮兵主任的赵章成来说,却是个很大的启发。他带领攻关组成员经过数月研究探索,终于实现了“平射迫击炮”的改造,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有了看似不切实际的“如果”,才催生出了实实在在的结果。很多时候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甚至不敢“如果”、不去“如果”,根子就在于怕被笑话的面子思想、不思进取的懒惰思想、囿于习惯的守旧思想在作祟。我们回溯过往,可以发现“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如今都实现了”。有时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如果到结果,中间仅仅隔了一层信息的迷雾、科技的迷思,拨开了就能见到彩虹。

没有“异想”何来“天开”,没有“如果”哪来结果。其实,不考虑炮弹运行轨迹的基本特点,官兵提出平射的想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再正常不过。换言之,有人把这样的“异想”看成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或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无疑是大错特错的。郭沫若曾说:“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立足于现实,又不被现实绑架,这样的“如果”才是结出实果的有效假设。

不论是搞科研还是搞建设,都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国家航天局研制出航天飞机后,始终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航天飞机上的一个零件总是出故障,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却一直无法解决。当人们都在围绕故障想办法的时候,一个工程师大胆提出:如果不要这个零件,不就没有这个故障了吗?事实证明,该零件确实是没用的、多余的。有时候“不识庐山真面目”,原因就是“身在此山中”。

跳出来想问题,跳进去抓落实,是基本的工作方法。之所以有的人面对问题常常无计可施,就是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受惯性的支配,不自觉地陷入固定的模式,造成了思想的僵化,从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身。有位哲人说:“问题的复杂性,通常不是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远离原点的缘故。”有时最熟悉的路,恰恰是容易走错的路,因为在熟悉的路上,会不自觉地被自己的习惯牵着走,或被他人的思想领着走。

“如果”到结果的演进,第一道障碍就是“思想解放”这层窗户纸。勇于捅破,敢于“如果”,才会有进一步的结果。“如果”的结果最多不过是失败,假使试都不敢试,甚至想都不敢想,连实现的机会都没有。正如哲人所言:“没有预见便没有胜利,为了胜利必须预见。”只要多尝试走不一样的路,总能见到不一样的风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