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队一班列兵王开仪平时表现积极,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但是最近几天,我却发现他的精神状态有点不对劲儿。为了了解情况,我先找来了一班长王秋华。得知我有这样的顾虑,一班长感到很意外,拍着胸膛说:“指导员,不可能的,开仪是我们排最踏实的新兵,训练成绩靠前,工作积极主动,性格外向活泼,昨天的5公里武装越野还跑了个全中队第一呢,怎么可能有思想问题?”尽管一班长把胸脯拍得山响,我还是不放心,决定再仔细观察一探究竟。
看了一下岗哨本,当天晚上王开仪刚好站第三岗。我就专门定了闹钟,在他站岗时起来查铺,并和他聊了起来。经过一番交谈,王开仪道出了原委:原来是班长看他军事素质不错,对他期望值很高,一味地增加训练量,可他脚上受了伤,每次训练都强忍疼痛,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和班长开口。
第二天,我又在一班列兵蒋勇那里证实了王开仪的说法。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我再次找来了王秋华,把情况告诉了他,并提醒他抓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要符合科学规律才能提升训练成绩。王秋华红着脸说道:“指导员,原来是我没有掌握真实情况,昨天还盲目地向你做了保证……”事后,王秋华陪着王开仪去卫生队做了检查治疗,并调整了训练节奏。
这个小插曲让我陷入了思考:现在随着95后官兵逐渐成为连队主体,连队许多班长骨干不会“察言观色”,和战士谈心也只是停留在“最近有没有思想问题”这个较低层面,不善于了解掌握具体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集合全中队骨干,告诉他们“看脸色”也能看出大道理——比如工作任务中看有没有怕干不好而愁眉苦脸的,政治教育时看有没有不感兴趣分心走神的,集体活动中看有没有坐立不安疲于应付的,休息娱乐时看有没有情绪不高无所事事的,吃饭睡觉时看有没有难以下咽辗转难眠的,受到批评后看有没有情绪浮躁想不通的……
“只有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学会看战士的‘脸色’,才能第一时间掌握战士的思想变化,及时化解矛盾问题,这是一个合格带兵人必备的素质。”如今,这个理念成了我们全中队带兵骨干的共识。
(范 亮、马艺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