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冬月的北京,久盼的雨雪难觅踪影。干硬的风无孔不入,吹在发僵的脸上,还是感到丝丝刺痛。然而,蚀骨的寒冷丝毫侵扰不到李英贤内心的暖意。
李英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航天分子医学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就在一天前,她还在深圳参加第21届国际宇航科学院“人在太空”学术研讨会。李英贤带领的团队所作的关于航天失重生理效应研究的8个技术报告,精彩纷呈,赢得各分会场的阵阵掌声。那天走出会场,德国、美国等几个国家的同行不约而同走到李英贤身边,纷纷表达合作意向,脸上满溢着敬意、羡慕和赞许的微笑。
“人在太空”学术研讨会是世界公认的规模最大的空间生命科学会议。李英贤由衷为自己带领的这支年轻有活力有冲劲的团队感到高兴和自豪。她鼓励年轻人:“站在航天分子生物学科最前沿,我们的工作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大会上,两位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俄罗斯航天员从站里发来的视频问候令李英贤印象深刻。他们说,希望这次航天医学的盛会会对未来人类飞上火星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隔着屏幕,李英贤都能看出他们的渴望,这何尝不是她的心声,为长期太空飞行中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扫清障碍,是航天医学专家担负的紧迫职责。
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骨丢失是航天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骨丢失现象不仅不会因为航天员适应了太空生活而消失,还会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加重。即使回到地面,骨骼和肌肉发生的生理变化也几乎难以逆转。因此,它也成为现代医学和空间科学亟待破解的谜题之一。多年来,航天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求“空间骨丢失”的形成机理和解决方案。2008年,就在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之后不久,李英贤团队破解失重生命谜题的征程正式起步。微小核糖核酸分子曾因为不参与蛋白编码,而被认为是垃圾核糖核酸。后来发现它参与很多重要调控,如今被称为生命科学的“暗物质”。李英贤相信,骨组织里也应有微小核酸分子通过调控细胞活性,带来骨组织的变化。这正是李英贤破解谜题的关键。
生物医学实验中不可控因素太多,试剂、细胞、温度、时间、环境等等、任何一项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导致失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更需要耐心和细致。李英贤和她的团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们把自主合成的药物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等待检验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停电了。时值盛夏三伏天,天气酷热,而小白鼠最怕的就是炎热的天气,如果温度不能及时降下来,小白鼠就有死亡的可能。小白鼠一旦死亡,实验过程将被迫中止。怎么办?在寻找备用电力无果的情况下,她和同事购买了大量的冰镇矿泉水,放置在实验用的小白鼠周围,为它人工降温。在他们的照料和守护下,小白鼠安然无恙,科研人员看到令人兴奋的结果:特异抑制剂能有效提升骨密度。实验获得了成功。他们在全球首次找到了会在失重性骨丢失中影响成骨细胞(也就是负责骨生成的细胞)的微小核糖核酸分子。找准靶点,对症施治不再是“隔靴搔痒”。2012年,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医学》,立即在医学界和空间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关注。
这项研究成果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在于对空间医学的重要贡献,更因能天为地用,成为普通大众的福音。这令李英贤非常欣慰。然而,兴奋并没有在李英贤这里持续多久,科学远远不是项目结题就万事大吉。她不停地转换思维路径,抛出一个假设:小核酸分子是由脱氧核糖核酸转录而来,如果它变多了,转录它的核糖核酸是否也应该变多?然而,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其并没有变多,假设是错误的。李英贤并不气馁,科学就是要不断试错,才能得到最终的真理。失败与成功都是宝贵的财富。每一次柳暗花明的时刻,都让她感受到极大的幸福。
进一步的实验密集展开,大量动物实验证明,破骨细胞会分泌富含微小核糖核酸的外泌体,其中miR-214将转移至成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功能。不仅如此,团队还详细刻画还原了外泌体转移miR-214的全过程。这是个重大发现,相当于有了来源追溯。这篇研究论文在2016年初夏发表于《自然》的子刊《细胞探索》上。这是国际上率先从细胞层面找到空间骨丢失的确切机理,未来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和诊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太空失重环境影响航天员健康的不仅只有骨丢失,还有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视力减退、肌肉萎缩等都是航天员的健康威胁。人长期在太空生活,甚至奔向火星,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李英贤团队的探索视野也在不断拓宽。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研究上的突破,人在失重环境中的生命密码被一点点揭示。团队的研究体系逐渐完善,失重性骨丢失、心血管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的机制及调控成为主攻方向,相关实验模型、标准建立,团队中的年轻人成长迅速,成为事业中坚。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跻身世界最高水平。成功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这两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李英贤先后获得了我国航天医学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求是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殊荣,还被评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对科研工作者来讲,获得这些荣誉是肯定,也是人生之幸。当幸福来敲门,李英贤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
此时,李英贤身在北京。今天她要去领受职业生涯中一个很重要的荣誉——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因为是临时接到开会通知,紧急飞回北京已是半夜,囫囵打个盹。一早,她便来到单位。来不及吃早饭,甚至来不及梳洗,换上工作服,她便进了实验室。多年来,她已养成习惯,除非离开北京,如果有哪一天不进实验室,便会觉得不自在。她曾在凌晨三点从国外飞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回家休息倒时差,而是跑到实验室照料细胞。在她的眼里细胞比什么都重要,都金贵。一上午,几乎一分钟也停不下来。因为几天没到实验室,留在家的学生们向她汇报实验进展,检查核对数据和图片,找解决方法……看看表,再不出发,参加表彰会就要迟到了。上车后,望着车窗外不断移动的景物,李英贤心绪翻滚。
李英贤和爱人是同学,俩人一个研究植物,一个研究航天分子生物学,俩人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比翼齐飞。在李英贤同事的眼里,她的丈夫是十足的暖男。儿子小时粘人,一到晚上就哭着找妈妈。搞这行的都知道,实验一做就是连续二十几个小时,披星戴月已经成了习惯。经常是早晨进到动物房,晚上才出来,不加班根本不可能出成果。每当这时候,丈夫就带着孩子从家属院东门出发,说带孩子去找妈妈,走上一大圈,再从西门回来。孩子累了,他就抱在怀里,走着,颠晃中,孩子就睡着了。一天天,一月月,丈夫总在带着儿子找根本找不到的妈妈。
2005年秋,在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工作的李英贤有机会进入美国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展免疫学领域研究。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学府,师从学界最权威的教授,李英贤求知若渴,全身心地扑在研究上。她的丈夫比她早一年赴美,在托莱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但两地相距一千多公里。为了让李英贤安心工作,丈夫独自一人带着6岁儿子生活。每天孩子放学,他便把孩子接到实验室,父子俩一个写作业看书,一个继续工作。耳濡目染中,孩子对自然科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儿子已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一学生。
李英贤至今记得,丈夫带儿子送她到杜克大学安顿好,即将分别时,天还未亮。深秋的地上,落满橡树籽,上面结着薄薄的一层白霜,清冷的气息从脸上手上,传到心里。她挥手和父子告别,望着车子渐渐远去,她的泪忍不住流下来。泪水里不是软弱,而是为人妻为人母的柔软。那一幕,像一幅静谧的画一样隽永美好,令李英贤铭心刻骨。那一年,她34岁。两年期满后,导师希望李英贤留下,并开出优厚的条件。而她的爱人在托莱多大学也名气响亮,美国农业部给了他一个永久性的职位。但夫妻二人默契十足,没有丝毫犹豫,带着已在美国上学的儿子,全家如期回国。亲人的理解支持就是李英贤在艰难险峻的科研之路上一往无前的最强动力。
此刻,她脑海中不断闪现的还有她带领的团队成员。十年间,从4个人到20人,一路走来,芳华渐逝,硕果累累。“元老”级成员凌树宽年纪不大,却已是成绩骄人,空间环境下心肌功能研究的中坚;博士后赵定胜思维活跃,擅长解决看似解决不了的难题;8年前,加入团队时已45岁,如今挑起免疫研究大梁的老大姐宋锦萍,和年轻人一样拼;大弟子李玉恒,一个人承担了课题中最麻烦最辛苦的骨密度数据采集工作。这个操着广西普通话的年轻人工作起来像上了发条,冲劲十足。他说“因为我在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一个个小细胞,组成了他们的科学大世界。在这里,基因、蛋白、细胞是团队的通行语言,电泳、扩增、鉴定是团队的动作号令,他们每天的关注点是数据够不够好?论据够不够多?到底和别人差多少?生怕稍有懈怠,就会落后。他们的字典里有自信有惆怅,有执念有痛苦,唯独没有放弃。
“李老师,我们到了。”一声轻唤,将还沉浸在思绪中的李英贤拉回现实。她匆匆下车,到后备厢里取出行李箱。那里有她随身不离的技术文献。为了挤时间,无论出差的路上还是会议间隙,李英贤的手上总习惯带着一份文献。箱子里有一个洗漱袋,今天要派上大用场。进会场前,她赶紧跑进卫生间简单梳洗,这么一个隆重的日子,不能马虎。她对着镜子抻抻衣角,把头发仔细梳理整齐,用手指将护肤霜涂在干燥起皮的唇上。为了让脸色唇色看起来好一些,又用手掌轻轻按压脸,抿一抿嘴。那一刻,女性爱美的天性在她身上绽放。镜中的她,短发显得略带一丝羞涩的微笑,漆黑的眼眸闪亮着自信和坚定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