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们经历了一些很有仪式感的年俗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有“说法”的,年轻人问起来,老人会把前辈们讲给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就是在一代代人接续“说传统”的过程中守住的。
传统向来“风姿绰约”,而不是只有“骨感”。老人嘴里的故事之所以富有嚼劲,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就在于他们讲得很生动、有细节,故事虽很遥远,却让人恍惚如在其中。设想一下,如果他们讲述的只是一种孤立的精神,那就很难给年轻人留下印象,更谈不上传承了。传统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也镌刻着一支军队的基因和初心。今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向年轻官兵讲好我军革命传统。
某旅曾做过一番调查。他们从不同的连队随机抽取战士,让战士说出自己熟知的红色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思考,然而结果并不乐观。战士们的讲述,有的缺乏细节、模模糊糊,有的甚至连梗概都说不准确。我们常说,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是前提,如果前提都立足未稳,后者就更难以做到。不深入了解我军革命传统,要想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不可能的。
需要反思的是,少数部队的教育者对党史军史不深入钻、系统学,脑子里没有一幅生动、连续、丰富的传统图画。他们向官兵讲述的革命传统,是没有血肉、瘦骨嶙峋的,是缺乏活力、晦涩难懂的。丢掉那些极具精神魅力和生命力的东西,把精彩纷呈的革命传统讲成干巴巴的“四六句”,红色基因就会像缺乏滋养的种子,在传承中枯萎、凋零。
哲学家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新时代的年轻官兵,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大,只有先抓其眼、触其性,才能动其心。我们讲优良传统、讲初心使命,既要有“干货”,也要有“一枝一叶”。必须熟悉并用好鲜活生动的党史军史,把大道理由远拉近、化虚为实,让官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受到感染启发,才能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否则,就难以实现入脑入心。
能讲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红色故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带兵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强了,就能让官兵从中感受革命先辈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感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感受言行一致、永不变质的本色和作风,进一步增强“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自觉性使命感,催生一往无前的强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