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官当戒“浆水色”


■魏寅

宋代孔平仲的《孔氏谈苑》中记载,有人问秀州崇德县的百姓:“你们的官老爷清廉不清廉啊?”百姓的回答是:“浆水色”。

浆水,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发酵而成,呈一种半透明的状态。以“浆水色”为喻,指的是这样一类人:处于“清”与“浊”的中间地带,虽然不太贪财,但也未必干净;虽然也能干事,但不一定尽力;虽然也讲原则,但是会钻空子。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书生赴乡试,在一祠前小憩,忽闻祠后有人声。一人曰:先生何来?一人曰:我与旁边的坟地争地界,讼于社公,先生熟悉断案的门道,请揣其胜负。前一人笑曰:先生真书痴耶?夫胜负乌有常也。

随后,此人陈列出“争地界”的十种断案方法,结果竟各有不同:可使富者胜,也可使贫者胜;可使强者胜,也可使弱者胜;可以使两胜,也可以使两败……最后他总结道,“是十说者各有词可执,又各有词以解,纷纭反覆,终古不能已也”,如果阴间的冥官鬼卒时常处理这样的纠纷,就可发大财了。

纪昀讲的鬼怪故事,讽刺的正是“浆水色”的官员。这类官员,虽然不会明目张胆地徇私枉法,但是也不能“彻底”讲原则、“绝对”守正道,而是善于钻制度的空子,善于找牟利的空间。他们处理公事时,左一点、右一点,宽一点、严一点,都不逾越规矩、突破底线,都不犯原则性错误,哪怕做了些不干净、不光彩、不地道的事,也让人难以挑出毛病、抓住把柄。正因如此,老百姓即便看清了其本质,可能也无可奈何,只能受欺负、吃暗亏。

浆水的本质,是一种霉变的水,而发霉的东西具有污染性、腐蚀性。这种污染腐蚀,是轻微的、细小的、隐性的,但如果不及早发现、及早清理,就可能产生蚁穴溃堤、片石破窗、滴墨染缸的效应。

“浆水色”的人也是这样。如果纵容他们敲扑任意、投机钻营,“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辩”,把原则当成橡皮绳,把职务当成摇钱树,置公平正义于何处?置人品官德于何处?须知,今天玩弄手段、投机取巧的一小步,也许就是明天违纪违规、滑落犯罪深渊的第一步。

正因为“浆水”具有腐蚀性、传染性,想守住“清水”的本色殊非易事。清代的郭琇,任吴江县令时,上司余国柱是个巨贪,他也跟着贪。他说,如果我不贪,就不能填满余国柱的欲望,就得丢官,就不能为老百姓服务了。后来,他的上司变成了以廉洁出名、绰号“豆腐汤”的汤斌,郭琇从此廉洁,声震天下。由此可见,倘若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有些人即便想“自清”,也是压力山大、阻碍重重。

“自清”越是难,越见其珍贵。从古至今,无杂质的澄澈、无杂色的纯净、无条件的高洁,始终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从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到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再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的都是至真至纯的品格,彰显的都是至诚至善的情操。

白就洁白无瑕、清就清可见底,走出“模糊地带”、远离“灰色空间”,是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的题中应有之义。只要扛得住压力、经得住诱惑、耐得了颠沛,铸就打不垮的钢铁脊梁、培厚稳如山的精神底气,就能扫除一切灰尘和细菌,在自我净化、净化环境的过程中砥砺前行,做出一番不负时代、不负国家、不负人民的业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