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短道速滑有着许多偶然性不同,速度滑冰的意外因素要少得多,这就要求选手得靠实力说话。
2月18日,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500米比赛在江陵冰上运动场进行。经过激烈争夺,日本名将小平奈绪以36秒94夺得冠军,并打破冬奥会纪录。主场作战的韩国名将李相花以37秒33获得亚军,未能实现奥运三连冠,捷克选手埃尔班诺娃以37秒34收获季军。3名中国选手于静、张虹、田芮宁分列第9、15和20位。
作为中国速度滑冰女队的中坚力量,她们3人代表着中国该项目目前的最高水平。但从上个赛季的系列比赛和平昌冬奥会来看,她们与日本、韩国、荷兰等速度滑冰强国之间的差距被逐渐拉大。目前,于静已经33岁,巅峰期已过;张虹自索契冬奥会后饱受膝伤困扰,状态不稳定,能否出战下届冬奥会是个未知数;田芮宁只有21岁,实力和大赛经验都有所欠缺。
中国速度滑冰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女强男弱”的现象,在冬奥会的历史上,中国速度滑冰队一共拿到过1金3银3铜,7枚奖牌全部来自女子项目,且都是出自女子速度滑冰500米和1000米两个短距离项目。在长距离项目上,女队与世界一流强队差距明显。而男队还从未曾站上过冬奥会领奖台,水平与世界顶尖选手相去甚远。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我军名将叶乔波在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个项目上双双摘得银牌,为中国速度滑冰队实现了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4年前的索契冬奥会,我军运动员张虹为中国速度滑冰队夺得首枚冬奥会金牌,取得历史性突破。
相比于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空中技巧等项目,速度滑冰在国内受到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如果不是4年前张虹的金牌,估计很多人都不了解速度滑冰,其群众基础相当薄弱。
这方面,我们得好好学学“速滑大国”荷兰。速度滑冰在荷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世纪,速度滑冰便在荷兰出现了。滑冰首次成为竞速比赛也是在荷兰,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1676年。荷兰是一个只有1700万人口的小国,却拥有17座现代化的标准速滑馆,且经常人满为患。
荷兰滑冰的普及还与完善的竞赛管理体系有关。根据荷兰滑冰协会的资料,全国锦标赛是荷兰国内最高水平的速滑赛事,赛事分成东、西两大赛区,下设8个分赛区进行选拔,在层层选拔中,只有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运动员才可以参加全国锦标赛。由于还设置了青年组和少年组,赛事的整个选拔过程多达数万人参与。而反观我们国家,则相形见绌。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2016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出台规定,决定改变过去速度滑冰青年队临时征召的组队方式,采取常年集训的机制。除此之外,还推出“轮转冰”计划,从练轮滑的青少年中挑选一批优秀人才转到速度滑冰,以解决储备人才不足的问题。
4年,转瞬即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要想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好成绩,加紧人才培养已刻不容缓。
(本报韩国江陵2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