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数着钱,55岁的李保义脸上乐开了花。抬眼望去,目之所及都是一栋挨着一栋的冷棚葡萄,横竖咋看都那么顺眼。
刚过去的一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车新村的冷棚葡萄又实现了大丰收,收入高达3000多万元。这两天李保义算了算账,家里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这些天,辽宁省军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专门组织各军分区、人武部前来学习取经。大家参观后印象深刻:没花钱没给物,竟然就帮扶出一个全新的“车新村”!
咋回事?李保义至今清晰记得,2014年年底,一个“两杠四星”的“大官”冒着雪在村里转悠了半天。后来,他才知道,眼中的这个“大官”,是阜新军分区政委王锐。按照当年阜新市“集团帮困”责任划分,王政委牵头帮扶车新村。
听到这个消息,李保义心里窃喜:部队帮扶咱,不得发钱给物啊!可让李保义没想到的是,王锐三天两头跑到村里,又是测土质,又是问专家,还去跑市场……最终,乡亲们没有等来钱物,等来的是一个建冷棚葡萄园的致富项目。
毕竟是“动钱”,李保义和不少村民最初都有些犹豫。“万一搞砸赔了本,连西北风都喝不上。”
可村党支部认准了这条路。原来的洼地、坡地很快变得平平整整,连串的冷棚拔地而起,成了一大片葡萄园。自从家里种了8栋冷棚葡萄,李保义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山上的石头比土多”的穷山村,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变化。
作为阜新市197个贫困村之一,车新村全村443户、1583人,其中建档贫困户203户、贫困人口708人,2013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乡亲们一直挣扎在贫困的泥泞里。
“现在看来,冷棚葡萄这条路咱走对了!”李保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5年7月第一挂果期,每亩冷棚平均产葡萄2500斤,平均每斤售价6.5元,每亩纯利润在1.5万元以上。
见到了“回头钱”,李保义脸上乐开了花。“手里有俩钱了,明年看能不能扩大些规模。现在我不止要脱贫,还想着致富呢。”李保义对往后的日子信心十足。
“输血”不治本,“穷根”依旧在。阜新军分区利用军民融合“承上启下”的优势,通过探索市场化带动、企业化经营、合作化发展、自发式参与的“三化一式”运作机制,让这个几年前还是县里倒数的贫困村成了“幸福村”。
“如今,我们再也不用到外地打工了,就在家门口挣钱。”回想自己在南方打工的那几年,白长柱夫妇眼中泛着泪花。去年,他家通过加入村里的喜日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方面通过将项目到户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收入,一方面夫妻俩均被安排到合作社上班,俩人日工资150元,月收入合计4500元,按一年务工6个月计算,年增加纯收入27000元。
“像白长柱一样,车新村有20多名在外打工青壮年,选择回家乡发展。”村干部向记者介绍,目前,村里40多名冷棚施工人员承揽其他乡镇的冷棚建设工程,技术较好的焊工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
这是一组令人兴奋的数据:几年来,车新村冷棚葡萄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到2000亩,年产葡萄近700万斤,产值近3500万元,一跃成为东北最大的冷棚葡萄生产基地。
去年盛夏,阜新市第三届葡萄采摘节在车新村开幕。仪式上,这个小山村与大型商场、果商一下子就签订了2000多万元的采购协议。
“葡萄熟了日子甜!”村党支部书记白金山激动地说,几年来,军分区帮助203家贫困户、708名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全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到3千元提高到现在的2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19户。
“多亏部队领导帮扶咱们村,俺们才找到了致富的道道!”村民齐国明的一番话道出了村里贫困人口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