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一场大雪突降河西走廊,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营区银装素裹。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一场战备演练骤然打响。
在该旅合成三营指挥车内记者看到,各席位人员运指如飞,大量信息经过参谋人员分析处理,流向车辆装备终端。营长范海龙紧盯着显示器上全营车辆装备实时动态,不断下达各类指令。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指挥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范海龙介绍,以前演习演练,各种纸质文书铺天盖地,而现在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完全实现了无纸化指挥,各类信息全部依靠网络流转,指挥效率大幅提升。
然而,换羽新生并非一朝一夕。该旅信息保障科参谋攀兆龙告诉记者,指挥信息系统安装之初,不少营连指挥员对于通过系统下发的作战文书并不习惯,只有见到上级指挥员的亲笔签名才算数。
顶着机械化的脑袋,打不赢信息化的战争。为此,他们要求官兵尽快进行理念更新和素质升级,选派干部骨干去兄弟单位混编同训、专业技术人才赴厂家跟产培训,同时邀请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来部队现场教学……
说话间,上级发来信息,要求合成三营把车辆装备实时动态信息推送至旅指挥所,以便指挥员能够根据装备位置定下决心。只见范海龙手指轻击键盘,短短数秒,全营的武器装备实时动态信息就传送到了旅指挥所。
范海龙感慨道:“给武器装备插上信息化翅膀,就好比将原来的普通火车改造成高铁,释放出了强大的作战效能。”
“强大的信息优势,不仅提升了指挥效能,也让战斗员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车库,该营上士王智博正在操控某新型步战车。王智博向记者介绍,去年一次红蓝对抗演练中,他和战友发现一股“敌人”,而自身火力不足。他迅速将目标参数录入信息系统,其后方炮兵群根据共享目标信息,一举将这股“敌人”消灭。
天色渐晚,演练结束,该旅会议室却灯火通明,一场复盘检讨会正热烈进行。“练兵备战,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该旅旅长朱永黎介绍,新的一年,他们将以承担陆军合成旅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在建设信息化钢铁劲旅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本报兰州2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