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绝壁攀岩,雷场又见子弟兵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宋邦稳  关磊

“3、2、1,起爆!”2月8日,中越边境广西段扫雷行动现场,随着一声令下,“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彻云霄,雷场上空顿时腾起浓烟。自去年11月27日中越边境广西段新一轮扫雷行动启动以来,担负广西段扫雷任务的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已完成深度排雷作业近20万平方米,深排、封围雷场20多个,搜排出地雷100多枚。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边境8个县(市、区)17个乡镇历经数次扫雷行动,现仍遗留有大小53处共计200多万平方米的雷场。这些遗留雷患,有的位于地貌复杂、沟壑纵横的高山密林,有的就在边境开发前沿的贸易关口附近,长期影响着边民正常生活和边境地区开放开发。为彻底清除雷患,该边防旅扫雷官兵兵分东西两线,同步展开扫雷行动。

雷场勘察是雷场作业任务的开始,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雷区的复杂地理环境,平坦便于行走的山洼,往往就是一处雷场。进山的路为了避开雷场,不得不选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人工搬运爆破筒也必须走这条路。驻地老百姓都把扫雷官兵称为“雷场‘攀岩人’”。

位于广西大新县硕龙镇的044号雷场地势险要,官兵们从硕龙镇互市贸易点背着20多公斤重的爆破筒进入雷场,单程就要四五十分钟,往往一天就要上下山几个来回。

雷场爆破完毕后,搜排手穿着10多公斤重的防爆服,头戴3公斤重的头盔,手握探雷器、小铲和探雷针进入雷场,逐寸土地展开搜排。遇到坡陡的地方,搜排手需要从坡顶通过绳索滑到坡底,再沿着爆破筒开辟的通道搜排。

虽然是冬天,但每次搜排作业下来,官兵们的衣服和防爆服都会被汗水浸透。扫雷作业不仅考验着官兵们的体能素质,也考验着大家的心理素质。

“探头扫到一个区域报警,站在那里就不敢迈步了。”扫雷队三级军士长邢志明说起前几天的一次搜排经历,仍心有余悸。他说:“光那1平方米多的土地上,就排出了5枚地雷。”

雷场搜排完毕,排出的地雷诱爆后,扫雷官兵要向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移交雷场。移交雷场前,官兵们会当着政府代表和老百姓的面,手牵手在雷场上走几个来回。

“蹚雷场,就是要让老百姓亲眼看到,这片土地每一寸都是安全的!”邢志明说。

(本报凭祥2月8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