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天下军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卡萨布兰卡的战与降


■郑蜀炎

“卡萨布兰卡有那么多颗破碎的心……”提到影片《卡萨布兰卡》,人们定会想起这一哀伤的轻吟。其实,1943年的卡萨布兰卡不仅有一颗颗乱世浮萍般凄美的心在破碎,还有许多充满梦想、勇气、荣誉甚至傲慢的心在碰撞。

这年1月,美英首脑和盟军成员国的参谋部高官数百人,汇聚于离战场上千公里之外的卡萨布兰卡,磋商盟军对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战场作战资源分布,以及下一个战场将在哪里开辟。

会议代号为“信条”,此“信条”决定着战争进程。面对如此重要的会议,美英极度重视,“轴心国”也给予高度关注。从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另一个译名《北非谍影》,足见当时的紧张气氛。时任摩洛哥总督巴顿将军作为东道主,更是将他那不怕得罪人的德行发挥到了极致;身有残疾的罗斯福用5天时间,换乘了10种以上的海陆空交通工具才抵达;丘吉尔则是化了妆,背上降落伞乘坐轰炸机而来……

当然,与接下来的议题相比,这些只能算是小插曲。

和以往的会议一样,几乎所有协议都是在争吵中达成。18日晚,在就达成的协议召开记者会时,罗斯福突然提出一个新论点,而且是一连3次——德国、日本、意大利必须无条件投降。他解释说,无条件就是作战能力和奴役他人的世界观必须被彻底摧毁。

此前的人类战争史上,一切投降都用一定的条件,给失败者留一点脸面。而这个看似没有具体内容的口号,却构成了史无前例的无限战争动员令,意味着战争行动将不受敌对国任何因素的限制。3天后,美军参谋部便下达了轰炸命令:“摧毁德国的军事、工业设施、经济机关,打击德国民众士气,直到他们放弃抵抗”;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命令更是直截了当——把毕恭毕敬的法律小册子扔进太平洋,可以击沉水面上所有悬挂轴心国国旗的物体。

当然,此举还另有深意,就是堵死所有盟国私底下与敌国谈条件媾和的危险。

这些都是后话,咱们还是回到会场。当时罗斯福一言既出,声震四座,可现场只闻一片键盘声,记者们根本腾不出手来鼓掌。3个小时内,审查官就在会议室签审了10万字的相关新闻稿。在这个被称为“无条件投降”会上,罗斯福自然成为焦点人物。而另一位巨头丘吉尔略显尴尬却也不失大国风范地表示:“总统所言,我深表认同。”

“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一直憋到战后,丘吉尔才酸溜溜地说,罗斯福此举“草率而狡诈”。因为直到那时,英国人还承担着欧洲反法西斯战场上最大的牺牲和最重的责任。但如此一个大手笔的世界战略,美国人竟然瞒着自己在白宫里策划了半年,然后不打招呼地独家买断,岂不让大英帝国颜面大失。事实上,美国人不仅抢走了风头,还使卡萨布兰卡成为一个历史转折点——西方盟主从此易位,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代号也改为“A+”与“B+”。

时任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评价说,两巨头是同舟共济的好水手,不同的是罗斯福始终盯着一个方向,丘吉尔则总四下乱看。的确,罗斯福把丘吉尔称为“19世纪的殖民者”不无道理,因为他老把作战的重点放在曾经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上,战争胜负未卜就开始盘算战后秩序与格局;而罗斯福却始终把“先取德国”作为不变的战略原则,即便是珍珠港惨剧发生后也坚定地认为,纳粹德国才是心头大患。他在和美国高级参谋们讨论作战方案时,常常提及西方军人的一句口头语:“没和德国人打过仗,不算真正的会打仗。”

其实,罗斯福这样做还流露出他对英国人“商业文化”的反感——16世纪以来英国人打了15次仗,都是以“政治必要”为名来追求商业利益——土地割让、钱财赔付、通商优惠皆可成为停止战争的交换条件。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是,一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其苛刻的割地赔款和军备限制,在赚得金钱的同时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诱发出纳粹这个毒瘤。

让敌人无条件投降的条件是,你自己必须准备好付出无条件的牺牲。会议当晚,时任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从波斯人的著名诗集《鲁拜集》中抄录一首:“旧日湖山同醉客,只今寥落已无多。几杯饮罢魂销尽,一一生涯酒里过。”(郭沫若译)

该诗抄在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三营全军覆没于北非的电报上。这是美军与德军的第一次交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