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了!吴政煌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引以为傲的手榴弹投掷,竟被“秒杀”。
吴政煌是新兵中的“武状元”,第一次投手榴弹,他轻松一撇,手榴弹就飞出56米,在全旅砸了个“响雷”。
吴政煌没想到,新年开训单兵大比武,排长张鹏亮了一手:他奋力一掷,手榴弹从吴政煌眼前划过,弹着点在75米开外,这一下“砸”得吴政煌有点蒙!
刚入伍时,曾是健身教练的吴政煌凭借之前打下的底子,好好“炫”了一把:新兵体能摸底考核,俯卧撑122个、仰卧起坐101个、单杠45个,“轻轻松松”拿了第一。
说“轻轻松松”,是因为吴政煌根本不想考好,而是故意“考砸”——以此来表达他对入伍的“抗拒”。
吴政煌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父子俩相依为命,他一向特别听父亲的话。但是,在当兵这件事上他却与父亲产生了分歧。
父亲有从军梦想,希望在儿子身上实现,更盼望他能够在军营成才。但吴政煌有自己的心思,60多岁的父亲因工伤养病在家,长期需要照顾,所以他铁了心“不远行”。
当入伍体检通知寄到了家里,吴政煌执拗不过父亲,便动了歪脑子:
强扭的瓜不甜。入伍之初,吴政煌人在部队,心却不在。他身高1.83米,体格精壮,腹肌8块,像“人体旗帜”这种高难度动作,随手拈来。在新兵连,一些课目还没有训练过,他的成绩就比班长好,甚至两次“秒杀”班长——
在手榴弹投掷场,班长靳亚温给所有新兵做手榴弹投掷示范,一出手投了48米。吴政煌站起来:“班长,我要和你比一比!”说完,吴政煌故意不按动作要领,左手把弹甩出去51米,转身翘着下巴,看着比自己矮20厘米的班长……
第一次3公里跑,靳亚温跑了11分20秒,许多新兵赞不绝口。结果,吴政煌的成绩是11分03秒,站在班长前,他觉得班长有点low。
吴政煌“堕落”了,经常挂在嘴上的是“训练也就这样,没啥激情”,心浮气躁,动不动泡病号,卫生连上下都认识他。
还是那片手榴弹投掷场。靳亚温组织大家进行投弹训练,吴政煌故意投出28米向班长“示威”,当着大家的面让班长难堪。
从56米到28米,靳亚温看着吴政煌不是感觉难堪,而是痛心:一个好苗子,不能就这么变成“刺头兵”。靳亚温坚信一个理:孝顺的孩子,本性不会差,对于吴政煌这位特长兵,需要的是一次触动、一个目标。
一次战术基础动作考核,班长“反杀”了吴政煌。那天的训练场上,寒风阵阵,冻得人胳膊都伸不开。靳亚温在布满碎石的地面上,像猎豹突击,匍匐、跃进、出枪,成绩定格在13秒28。当看到靳亚温手肘和膝盖上显眼的老茧时,吴政煌怔住了:原来班长也很赞。
靳亚温趁热打铁,给吴政煌讲起自己参加“猎人”“特战尖刀”等集训的经历,介绍排长张鹏从精武尖兵成长为优秀军官的故事,鼓励他好好训练,像张鹏那样实现人生“二级跳”。
“是啊,这同样是父亲的期望啊!也是尽孝心的最好方式!”吴政煌想起离家时父亲“在部队干出个样儿”的叮嘱,抬头望向班长,眼神里燃起了希望。
“我也要投75米!”吴政煌拜张鹏为师,虚心求教。连队还发挥吴政煌特长,安排他担任体能训练“助教”,调动他训练积极性。
单兵大比武落下帷幕,但吴政煌的“士兵突击”才刚刚开幕。
依然在那片手榴弹投掷场,吴政煌一次次引弹蹬地、送胯转身、挥臂扣腕,“咚……”手榴弹应声落地,弹着点距离75米越来越近……
从“家”到“国”,军营是个起跳点
■刘昌宝
起先听说吴政煌的出格言行,记者曾先入为主觉得这是个“刺头兵”,桀骜不驯。其实不然,吴政煌抗拒入伍,是出于对父亲身体的顾虑,本是孝心使然,是一种对家的担当。平日里,他是个温和上进的95后,初入军营时的“跳”,更多的是因为找不到奋斗方向而迷茫、彷徨,所以会“轻飘飘”。
在吴政煌的蜕变中,班长靳亚温功不可没。面对与自己“能力倒挂”的特长兵,他很好地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这得益于他过硬的个人素质,虽有课目不及吴政煌,但也有镇得住对方的看家本领;更为重要的是,他善于妥善处理这种“能力倒挂”的挑战,因势利导,做到药到见效。
可以预见,走进新时代,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战士涌入军营。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周林说,去年旅里只有一名新兵打靶中了50环,还给他记三等功,今年打50环的居然有13人,兵员素质提升的形势很喜人。
回过头来看,吴政煌从消极怠训到刻苦训练,与其说是一种“转变”,不如说是一次升华。他把个人目标从照顾父亲、为父从军的“小我”升华到建功军营、献身国防的“大我”,从“家”升华到“国”,而这个起跳点就在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