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新时代呼唤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深情展望新时代。今起我们将开设“@新时代”栏目,聆听广大基层官兵对新时代的感受与冀望、梦想与奋斗。我们期盼你用带着泥土味的“基层体”、带着激情的“强军体”、带着个性的“青年体”,谈时代、谈传承、谈信仰、谈强军、谈爱国、谈世界……字里行间激荡新时代的声音,一起向着明天出征。
(栏目策划:张磊峰)
腊月的雪,给本已呵气成冰的营区又增添了几分寒意,我的心里却暖洋洋的——上周末的连务会上,我第一次被表彰为“强军标兵”。打电话给家里报喜时,父亲故意问道:“多亏了我给你的‘训练秘诀’吧?”
“如果不是我第二次升级,您的‘训练秘诀’也不好用啦!”电话这头的我跟父亲打趣道……
我家三代从军,“训练秘诀”最早是爷爷提炼出来的。那时,爷爷还在北京卫戍区某师服役。刚入部队,新兵班长就告诉他,对军人而言,素质硬不硬就看体能好不好。从那以后,爷爷便开始刻苦训练,每天天不亮就摸黑跑进训练场,最终凭借过硬素质,在7年的军旅生涯中连续5年被评为“五好班长”,最后一年还担任代理排长。转业后,一提起这段“光荣历史”,爷爷就自豪地说道:“咱有‘好体能’这个秘诀呀!”
1992年,父亲参军入伍。临去部队前,爷爷再三叮嘱他要把体能练好。怀揣着这份“秘诀”到了部队,父亲却发现“不好使”。原来,当时父亲在原第67集团军某师当一名通信兵,除了要求过硬的体能,更要有精湛的技能。
一次比武考核,虽然父亲率先跑到预定场地,但面对密密麻麻的线路,无论是剥纤还是熔接,他的指尖都无法像别人一样灵活自如,最终被反超。那件事带给他很大触动,看到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装备列装部队,他渐渐明白,只有一边练体能、一边提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尖兵。一年后,父亲依靠自身努力达到了“技武双全”,不仅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入党,还是当年新兵班长中唯一的列兵。“训练秘诀”在他这里升级为“体能好、技能高”。
在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对军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2017年夏秋之交,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高考投笔从戎,把这份“红色血脉”传下去。
临登列车,父亲把“升级版”的训练秘诀“传授”给我。然而,当我自信满满地走进军营,却遇到了和父亲同样的苦恼——明明做到了体能好、技能精,可为啥还是当不上标兵?
新年工作筹划会上,指导员左志文的一席话解开了我的心结:同志们,这几年部队从单一化向合成化转型,武器装备和训练模式都发生了变化,这就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刻苦训练,科学训练,不断适应新体制新编成,才能担当起强军重任。
就这样,秘诀再次升级,而我不仅继续加强训练、操作装备,还坚持学习理论、研究战法……“好小子,也学会升级了。”通话临结束时,父亲高兴地说,“如今部队是越来越好了,你要听党话,好好干,争取多拿几次标兵!”
(王龙刚、何孝林整理)
连线官兵
@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下士王玉秋:2014年我二次入伍回到部队,面对无人机侦察、多平台射击、多角色对抗等一个个新战法、新装备,完全是从零学起,说没有本领恐慌是不可能的。当时连长就说:“吃老本”是不行了,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当一名精兵。
@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二级军士长蒋大力:从军25年,我参加了4次阅兵。虽然每次都是驾驶员,但接手的装备一直在更新换代。特别是今年的朱日和阅兵,我几乎每天都钻进新装备里对照面板研究学习,记下了几百个知识点,才搞定了这些“铁疙瘩”。不升级,还真适应不了新时代。
@第73集团军某工化旅营长林添明:当兵17年,一年一个样。回想当排长的时候,我们就是一味跟着步兵冲山头;当了连长,虽然专业训练越来越多,但依旧是“单打独斗”。如今随着改革,我们与兄弟专业的协同变多了,配合更紧密了。练兵方式不断升级,得逼着自己天天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