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为让群众 过上好日子


■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 卡哈尔·尼扎木丁

2007年,我到空军驻新疆某部任职,分管群众和保卫工作。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家庭房屋简陋、生活困难,便暗下决心帮他们过上好日子。

10多年来,我为边疆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去年9月,受到国务院扶贫办表彰,荣获“2017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回想这些年的经历,有两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件事是我到驻地慰问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了牛犊羊羔、地毯织机。没想到村民宰的宰、吃的吃,地毯织机也成了房梁。

第二件事是喀提其村一个女孩得了肝病,家人不是协调医院就医,而是去找当地宗教组织。

这两件事启示我,送钱送物是一种浅表式扶贫,必须要帮农村建强党组织,精准施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在喀提其村,98.6%的村民是维吾尔族,一半以上村民靠政府救济。为此,我们采取“营乡党委结对、连村支部共建、军地党员结对”的方法,组织军地之间互学互帮互促;按照《党支部工作规范》等文件规定,帮村党支部抓好“六个一”建设;依托“指导员之家”和村“党员之家”两个阵地,把强组织和惠民生一起抓,与村干部一起研究确定了牧业主导、旅游牵引、种植养殖带动的发展思路。

党建促扶贫,共建带致富。通过4年努力,这个村现代化蔬菜大棚从70多个增加到如今的200多个,人均年收入从500多元增长到5000多元,村党支部也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我是民族地区的穷孩子,能走到今天,成长进步都得益于党。我常提醒自己,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心上,不负党的培育。这些年,我响应空军“蓝天春蕾”捐资助学号召,先后资助了5名贫困学生,长期帮助3个贫困的民族家庭,点滴之中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赢得了群众的真情和赞誉。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的承诺。荣誉激励我更加自觉地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努力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刘锦洋 本报特约记者曹传彪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