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凛冽,雪深三尺。新年伊始,驻守西北边陲的陆军某边防团冬季拉练揭开帷幕。一大早,温度计显示,气温已降至零下26摄氏度。
茫茫雪海,呵气成霜,瑟瑟寒风犹如刀割。伴着脚下吱吱作响的厚厚积雪,队伍刚走出不到5公里,上等兵田润坤因为身体不适掉到了队伍的最后,进了收容组。团长李建立迅速组织随行军医和卫生员到队伍里摸底排查,看看还有谁身体不舒服,统一编入收容组。
“寒区行军是冷损伤的多发时段,搞好寒区行军卫生防护可降低冷损伤发病率。”该团卫生队队长马贵峰边走边告诉记者:“天冷路滑,冬季行军强度大,我们在行军前要做好健康教育,掌握每个人的体质情况,体弱者应酌情轻装或安排在大部队后行进。”
上等兵樊政一开始走路就有点不舒服,撑到第二个休息点时,立即坐了下来脱下防寒靴和袜子。大家发现他的脚趾已经挤出血泡,原来在出发前,他以为鞋垫垫得越多走起来就越舒服,结果造成鞋子挤脚,血流不畅。加上猛一坐地,他的小腿也开始抽筋,疼得直叫。军医董振见状立刻上前抓住他的脚,拉直他抽筋的小腿,一只手向上掰脚尖,另一只手用力按压腿肚。过了5分钟,樊政的疼痛渐渐缓解,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休息时,董振给大家讲起了行军小常识:“冬季行军,重在尊重科学,鞋子必须得合脚,鞋带跟裤脚不能扎得太紧。长时间徒步行走,腓肠肌过度疲劳就会导致小腿抽筋,受冷可诱发小腿痉挛。我们通常用扳脚法治疗小腿痉挛,具体的动作要领是让患者仰卧或取坐姿,用力伸直抽筋的腿,并用手向上掰脚尖,即可缓解。也可用力按摩小腿肚子,或者在坐姿下,用手握住前脚掌,向身体外侧旋转脚踝,能立即止痛。”听了董振的讲解,不少官兵频频点头称赞。
行至山脚下一处结冰的河流,先头分队指挥员王志锋派了两名战士用工兵锹试了一下冰层厚度,确保可以通行后,他要求官兵迅速用布条缠绕鞋底,放慢行军速度,互相搀扶着走过了冰面。
王志锋向记者解释道:“冬季拉练要尽量避免在冰上徒步行走,防止发生意外伤害。必须在冰上行进时,应放慢行军速度,采取防滑措施,如用布条绕鞋底,以防滑倒摔伤。一般在结冰后10日内,以及冰上出现融水时,禁止在冰上行进。冰上行军时要时刻注意冰层厚度,不要在冰上集结或停留,人员相互之间不要靠得太近,以防冰层断裂落入水中。”
白雪飘,寒风鸣。虽是寒冬,但一路行军大家的头上都冒了汗,部分官兵开始敞开衣服扣子。行至一处开阔地,风越刮越大,飘起的雪花直往官兵们袖口和领口里钻,不少人冷得直打哆嗦,董振见状立刻提醒道:“大家一定要把领口、袖口、裤脚和腰带都扎紧,戴好防寒面罩,把脸都侧过去,不要正面朝风!”他向记者解释道:“这里的气温太低,一旦让雪沾湿了内衣和鞋袜,人的散热就会增加,极易造成冷损伤。”就这样,大家横着身子挪到了山后无风的地方组织休息。
刚坐下一会儿,记者就感觉眼睛干涩不舒服,急忙求助军医董振。董振从包里取出了一副护目镜给记者戴上,并告诉记者:“你刚才没戴护目镜吧?刚刚是雪盲症状,是行军时阳光照射在冰雪之上产生紫外线辐射引起的,戴上护目镜就可以了。如果没有护目镜,也可在纸板、木头、树皮或其他可用材料上切两道裂缝作为临时太阳镜,或在下眼睑上涂黑也能帮助减弱阳光的照射。”记者深切体会到,冬季行军真不是走走路那么简单,如何走出战斗力,学问还真不少。
一天下来,官兵们脸上挂着疲惫却依然精神饱满。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科学掌握行军知识,才能“走”出战斗力,才能有效防止非战斗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