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两代“旗人旗事”


■赵永峰 马世祎

看着点验员越走越近,新兵董志昊的心怦怦直跳。察觉到这丝异样,指导员顺着他闪烁的目光瞧去,那是一个泛黄的白布包。下一瞬,从中抖落出的物品,顿时汇聚了点验现场所有人的视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面嫣红的旗帜格外醒目。

小董自己也没想到,新训开始第一天,自己就惨遭“围观”。但话说回来,一名初入军营的新战士,为什么会带面红旗来部队?要想弄清这件事,还得从他的父亲老董讲起。

老董名叫董云贵,军龄虽说只有3年,可作为连队里唯一的擎旗手,扛旗的日子却占了九成九。亲朋好友登门,老董每每聊到兴头,总绕不开那些“旗人旗事”——

23年前的北国寒冬,一场千里机动的跨区演习拉开帷幕,全连官兵鏖战了七天七夜。但偏偏此时,扛旗打头的董云贵因水土不服打起了“摆子”。不想给连队添麻烦,他紧握旗杆,咬牙坚持,直至一头扎倒在终点线。最终,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

“见第一就得争,见红旗就得扛!”老董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可本想在军营扛一辈子旗的他,终究因家庭的困难留下遗憾。离开部队前的一个晚上,老董走进连队荣誉室,面对挂在墙上的连旗行了一个长长的军礼。

第二天一早,噙着泪的老董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就在列车开动的那一刻,只见连长火急火燎地跑上前来,把一个白布包扔进了他的车窗。回过神的老董把包打开一看,眼泪便止不住地往外涌。原来,那晚的军礼早就被连长看在了眼里。连长四处托人从外面扯来小半匹红绸,几位老战友比着连旗裁剪缝纫,紧赶慢赶终于送到了老董手里。

也许是因为用料不同的缘故,这面红旗比真正的连旗轻薄不少。但即便如此,每每摩挲着那红亮的绸面,忆起往事的老董就自豪得像个将军。

到底是怎样的旗帜,又到底是怎样的日子,能让父亲对军营魂牵梦绕?这份儿时的疑惑,伴随着小董长大,并在他心里长成对军营的浓浓向往。2017年6月,在校园里与征兵宣传不期而遇的小董终于下定决心——去当兵!

等待接兵队伍到来的那个清晨,全家人的心似乎都在等待迎接一份神圣。老董摸出那个珍藏多年的白布包,把它塞进了儿子的行囊。“既然选择了当兵,就要当能扛旗的排头兵!”小董听得出,父亲的话语饱含期许。

说来也巧,走下接兵的列车,小董惊喜地发现,自己新训所在的某综合训练基地就在原来父亲当兵的地方——张家口。更巧的是,由于调整转隶,父亲的老连队目前就隶属于他即将服役的某合成旅。

带着这面重返军营的红旗,小董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训练场上他挥汗如雨,训练场下不忘查漏补缺,平日里更是没少和父亲交流“取经”,不仅军事素质稳步提升,同时还在基地组织的十九大理论宣讲中崭露头角。前不久,还荣膺新兵授衔仪式的擎旗手。

“既然扛起了红旗,再难再累也得扛下去!”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己梦子圆的老董这边流着热泪,那边仍不忘给儿子再打一针“强心剂”。

现如今,依旧会有战友带着好奇,围着那面被点验出的红旗,听小董分享记忆里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之余,延续着不曾忘却的“旗人旗事”,小董的脑海中,又会回响起父亲的嘱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