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把握军旅生涯新机遇


■孙宗政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首次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工作即将拉开帷幕,这是我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优化力量构成、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的伟大实践。变革,首先冲击的是思想观念,最难打破的也是思想观念。当改革的又一道考题摆在面前,一些干部犹豫彷徨,难做决断。面对新生事物,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回避躲闪。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在每一次转型变革中,那些善于捕捉趋势、主动迎接新变化的人更容易抓住机遇。只有打通思想、解放思想,面对抉择才能多一分定力、多一分自信。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启动以来,习主席基于强军目标设计和规划人民军队未来,改革力度、深度、广度前所未有,军队体制、结构、面貌焕然一新,我军在聚合和裂变中重塑再造、凤凰涅槃。身为亲历者,改革成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越改越好已成为全军上下共识。作为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一环和军事人力资源制度调整的重要内容,在军民通用、不参与一线作战行动的岗位,压减现役员额,广泛编配文职人员,是实现“瘦身”与“强体”相统一、推进军事专业分工精细化、有效解放和发展战斗力、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现实而紧迫的需要。对此,我们既要政治认同,一如既往拥护支持;更要情感认同,一以贯之坚定信心,自觉把个人“小算盘”融入强军“大棋盘”,抬高站位,放宽眼界,紧跟变革潮流,作出正确抉择。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人生的每次选择,都是一次心灵的叩问,有的为绚烂的梦想,有的为安逸的生活,有的出于精致的利己,有的出于家庭的考量。这其中靠使命驱动作出的选择是高尚的、永恒的,是值得历史铭记的。每个人军旅生涯有长有短,但都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一辈子的情结。当改革大局需要我们成为光荣的“三十万分之一”时,站在进退去留的十字路口,往哪个方向走,也体现了对初心的坚守。也许有人会质疑,脱军装、转文职、变身份,已不再是携笔从戎、从军报国的初心。其实,初心不是穿在军装上,而是落在岗位上。文职人员虽然凸显了“文”,但“姓军为军”的本质属性没有变,同样是为强军作贡献。当组织需要与个人成长相契合,坚守初心,积极转改,选择“最大公约数”,画出最佳“同心圆”,体现的既是一种无上荣光,更是矢志强军的决心和勇气。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一流人才作支撑。文职人员长期稳定在一个领域工作,有利于能力素质的积累培养,有利于军事人力资源效益充分发挥,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必将愈加凸显。广大现役干部政治坚定、热爱军队,素质过硬、经验丰富,是军队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处在变革潮头、站在转型前列,选择转改,脱了军装,但脱不了对事业的追求,脱不了军人本色。跨入文职人员方阵,少了战场杀敌的生死考验,多了默默无闻的坚守付出;少了训练场上的流血流汗,多了专业技术上的深钻细研。转改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军旅生涯的一个新的机遇。未来的道路上,可能会经历“换羽”阵痛、“转型”挑战,只要把视线专注于远大目标,心力倾注于崇高使命,就一定能继续书写军旅人生的华彩篇章。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兵员和文职人员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