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军工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融出一片“星”天地


■本报记者 韩阜业 通讯员 许京木

大漠隆冬,气温已降至-20℃。

今年1月初,迎着瑟瑟寒风,记者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小微卫星先进装测技术联合实验室。

走进联合实验室,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8个鲜红的大字。实验室一侧,整齐摆放着卫星定位接收机、星务中心计算机、USB应答机等多种星载设备。

“2017年10月,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合作方是北京一家知名的卫星公司,这些设备,全部由合作方提供。”全程参与筹建工作的该站一室主任贺鹏举介绍说,建立这个实验室,主要是借助地方优质资源,填补发射场在卫星装配、测试、加注等方面的技术空白,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能力。

“以往,发射场只负责向卫星试验队提供场地、配电、供配气等保障条件,并不参与卫星的装配、测试和加注。”贺鹏举说,这种只保障、不介入的工作模式,很容易导致被动,甚至会影响发射。

2016年,某卫星发射任务进入-5小时程序时,指挥所接到报告——卫星的上下行射频信号突然中断。

情况紧急!发射场立即展开排故。10分钟后,故障原因被找到。原来,卫星试验队一台射频分路器出现了连接松动。

这件事引起工作人员的反思。大家敏锐地意识到,在航天发射任务常态化、高密度的情况下,尽快把卫星的装配、测试、加注等工作,纳入发射场整体计划安排,非常必要。

“有了联合实验室,我们可以向合作方学习卫星的装配、测试和加注技术,进而在后续任务中深度介入卫星发射的组织管理工作,推动先进装测流程、设施和工装设计应用;而合作方也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先进的地面设施设备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最大程度提升人员设施使用效益。”贺鹏举认为,对于合作双方来说,是绝对的双赢。

记者在实验室里看到,工程师董二奎正和同事王学东一起,拆解着卫星的配电控制器。董二奎是联合实验室的骨干成员,他告诉记者,实验室挂牌运行以来,他们已经在合作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了多轮拆装训练,基本掌握了星载设备的内部设计。“最近,我们正在联合开发基于仿真的卫星装配软件系统。”董二奎说。

“提供卫星和星载设备、指导我们开展拆装训练……这只是双方战略合作的一个缩影。”说话间,贺鹏举把他们与合作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递给了记者。

翻看《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宗旨”“合作领域”“组织保障”等内容详细具体,多个研究方向令人倍感振奋。贺鹏举说:“未来,卫星小型化将是必然趋势,技术集成度会更高,所以《战略合作协议》中面向商业应用的小微卫星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贺鹏举说,他们专门从火箭控制、遥测、动力、配电、加注等专业抽调了18名精兵强将,与合作方派出的4名技术骨干一起,共同组成了科研团队。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围绕卫星联合研制、长期贮存、寿命评估、快速组装和集成、远程测试等关键技术开展预先研究。

版式设计:侯继超

图片提供:郭晓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