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听有些人在议论,某人是大师级水平,某人写作很厉害,某人绘画一绝……不一而足。
这里的“大师”“厉害”或“一绝”,决不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而是一种较高境界、一种艺术、一种“道”,也就是进入了古人所说的“熟时的生”。
晚明的张岱曾专书与何紫翔论琴:“吟揉绰注,得心应手,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已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淘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盖此练熟还生之法。” 此处练熟还生,乃洗去纯熟,洗去技巧,而至心手合一,光景常新。
同理,郑板桥有《题画竹》一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40年,“画到生时是熟时”,彰显的是一种生鲜之气,呈现的是绚烂质朴的意蕴。
其实,熟时的生,是技艺的至臻境界。一个人长时间的修习修炼,渐渐熟练,有名有气,再想打通任督二脉,挥洒出神入化水平,那就比较难了。唯有把技术练成艺术,从小成到大成,从“人其诗”到“诗其人”,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方能升华至“道”,成为“生时”。
达到“生时”,就是不要任何技艺、法则、借鉴,而呈现一种本真、隽永、创新、大简。就像书法大师的作品一样,最好的字往往看起来“像小学生写的一样”。也恰如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言,“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个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个儿童”。
“人不及知,而己独知。”“生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境界升华的过程。佛家提出“三重境界”:第一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生经历,返璞归真,方能悟道。
为学的境界,除了悟性,还应多学习、多实践、多交流,最终方能达到“生时”之至境。
譬如作文,也有几重境界。
初学期。人不是天生下来就会写文章的。刚开始,无非就是临摹,甚至有时候搞些“借鉴”,多些“引文”,也是可以理解的。
熟练期。初学过后,懂得了方法、技巧时,可以写出像样的文章了。但这时候的文章,往往多拘于规则、技法、教条。
风格期。熟能生巧,熟练之后,写文章就有自己的风格了。文章一发表,别人不看姓名,就可能知道作者是谁。但此时最容易自我欣赏,乃至作品很多,总有重复以往的痕迹,缺乏更多的生鲜之气。
升华期。阅过无数书,走过万里路,写过千篇文,冗繁削尽见真淳,浮华去后见质朴。此时为文,没有技法,却味道深厚;没有规则,却酣畅淋漓;没有包装,却浑然天成。可以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文到了这个阶段,每一篇都有独见,每一篇都不重复过往,每一篇都是新文,每一篇都可堪美文。看巴金、杨绛、李国文、莫言等作家后期文章,轻描淡写,皆是如此。正所谓:“光景常新的作品确实成为他的而非你我所能劫夺。”
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生时”?既看修炼,又看悟性;既见情怀,又见视野;既见比较,又见鉴赏;既见初心,又见虚心。
君不见,一些人达到了一定水平,有了一些粉丝后,就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其他皆是下品”,或者认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抑或认为“我的就是独创,名字就是权威”。殊不知,一旦没了初心,脱离了原点,就看不到“大山了”,一辈子也休想达到“生时”。
一篇题为《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勤奋》的文章讲到,人有四种认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95%的人都处在第一层。我辈业已很努力,方才达到“知道自己不知道”之境。由此看来,达到“生时”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人庄子,讲了“游刃有余”“匠石运斤”“佝偻承蜩”“轮扁斫轮”“梓庆为鐻”等故事,深刻指出技如何“近乎道”的路径,可供我们由此景到彼景以参考。
唯坚实者长久,唯虚心者纳物。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涵养水一样的品格,具有山一样的眼光,经得“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历练,也许不经意间,你就达到了“生时”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