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看齐转体拒绝“跺脚”


■第81集团军某旅防空营列兵 许逸程

周 超 绘

伴着新年度嘹亮的军号,起床、穿衣、跑步集合,看齐整队,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一整套动作,我不禁长舒一口气。

“看齐时的小碎步,体现的是连队作风,展现的是个人养成,节奏要快,声音得响。”下连第一天,班长亲自示范告诉我们,小碎步不仅是连队的招牌,也是展示作风的窗口,必须跺出气势来。为此,要掌握好要领:两腿弯曲,全身发力,双脚快速用力跺地。

班长特意交代,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种看齐“太坑人”。

元旦前,营里组织队列会操,我们班代表连队出战。在整队看齐时,全班响亮的跺脚声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大家的士气也一下子被“点燃”。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靠近排头的战友小碎步跺个不停,处于排尾的我一直没有看齐的基准,只能跟着不断跺脚调整,累得够呛不说,最后也没能看齐。

随后的会操中,尽管大家动作整齐,精神振奋,但因为我看齐时频频“冒泡”,连队没有取得好名次。

“看齐有这么难吗?”会操结束后,站在排尾的我成了众矢之的。面对班长的批评,我倍感委屈:“前面动来动去,让我怎么看齐!”

令人烦恼的岂止是看齐,还有转体。为了转出“作风”,收脚跺地成了全连特色。为了跺到一个点,连队甚至对抬脚高度、跺脚节奏进行了统一。每当看到战友们用力跺地,我不禁感到好笑:动作搞这么夸张,到底为整队还是为听响?

“条令条例关于看齐根本没提跺脚,转体也只是规定取捷径迅速靠拢,为啥连队把跺脚当作看齐转体的‘标配’?我个人认为这一做法不妥。”前不久,我在政工网“首长信箱”提出了疑问。

本以为这个提议会石沉大海,可没想到,一周后的全旅集会,参谋长竟然当着全旅官兵重述了我的意见,并当场叫停了看齐转体跺脚的做法。两天后,机关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严格按条令条例组织队列训练,并对“仰着头喊口号”“坐下前拍凳子”等现象进行了纠治。

如今,看齐、转体不再有夸张的跺脚,我也甩掉了“看不齐”的帽子,看着战友们集合整队时动作利落迅速,我心里偷偷地乐了:“没想到,小兵的建言作用可真不少!”

(张文宇整理)

带兵人手记

“队列形式主义”误兵不浅

■第81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教导员 朱建东

“跺脚式”看齐转体、“仰头式”喊口令,此类动作条令条例没有规定,却在部分单位颇为流行,表面上看是追求高标准,实则是形式主义作祟。记得一次观摩连战术考核,有个连队要求官兵一律用队列动作,转体、跑步、摆臂,一举一动“严格正规”,甚至还有“创新”:跑步踏步大腿抬平、脚尖下压、左右标齐。“高抬腿”式的踏步让全副武装的官兵汗流不止,还未开考,人已累得气喘吁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形式主义之所以在一些部队队列训练中大行其道,机关脱不了干系。没有检查时的默许,没有讲评时的鼓励,基层哪来的动力?打赢先打假,治训先治虚。如果初来乍到的新兵把精武强能的热情误用在“队列形式主义”上,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更滋生错误认识,最终危害的是部队战斗力。

“队列形式主义”必须叫停!只有切实树立“为战不为看”的鲜明导向,才能真正砍掉这样的形式主义“花架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