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做减法更能让灵魂成长


■樊 博

近读闲书,两种动物“贪心”丧命的故事,让人思考很久。

一种动物叫蝜蝂,其特点是“累死也要拿”。柳宗元在《蝜蝂传》里写道,蝜蝂“行遇物,辄持取”,“虽困剧不止也”,哪怕别人“为其去负”,它在“苟能行”后“又持取如故”。最后的结果是,爱爬高的它,“至坠地死”。在文尾,柳宗元提醒大家,如果人们“观前之死亡不知戒”,则“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另一种动物是猴子,其特点是“死也不放手”。正是认准了猴子的这个特点,非洲人发明了一个捕捉猴子的诀窍:将椰子掏个洞,洞口大小与猴子的手掌一样大,当猴子伸进椰子抓里面的米粒时,猎人一步步靠近,猴子因为不愿松开手中的米粒而无法逃脱,最终被捉。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蝜蝂和猴子丧命的原因,就在于“欲多”。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类似蝜蝂和猴子这样,因不愿做减法而导致的悲剧也不少。比如有些专家,有了一些成果后就琢磨着“研而优则仕”,比如有些演员,有了一点名气后就想“成于名则商”,再比如一些官员,总想着一个萝卜多头切,啥都不耽搁。这样做加法的结果呢,轻则在自己的领域“泯然众人矣”,重则名财两空,锒铛入狱。

人人都渴望灵魂成长,殊不知,灵魂成长的过程中,物质固然重要,但最高级的丰盈,都与名利无关。一个人,只有常做减法,不为名利所绊,不为声色所累,不为喧嚣所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踏踏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做学问,才能收获精神的成长。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梓庆“削木为鐻(古代一种乐器),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梓庆的鐻为何能做得这么好?梓庆说,他在准备做鐻时,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直到把地位、金钱、夸誉等杂念完全放下,只醉心于技艺时,才到山里挑选最适合的木料,专心致志打造最好的鐻。

名利思想过重,身心就不会轻松。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到白居易“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再到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名贤高士的灵魂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做减法比做加法更能让灵魂成长,主动卸下身上不必要的担子,减少对名利的过度追求,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惬意但不失厚重的痕迹。

刘伯承元帅不抽烟、不喝酒、不喜娱乐,“一生只研究打仗这一件事”,“自打从军时起,就做好了准备。路死路埋,沟死沟埋,狗吃了得个肉棺材”,在战斗和工作间隙,翻译大量的苏联军事教材下发指导部队作战,被誉为“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建国时,当局邀请他当第一任总统。他觉得“自己一生不能有太多想法”,在给当局的回信中写道:“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的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常香玉从7岁学戏,一直唱到81岁。这期间,别人升官,她不羡慕;别人发财,她不眼热;别人风光,她不动心。正是因为她“一生只做一件事”“戏比天大”,才使她抵达艺术至境。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刘伯承的“一生只研究打仗这一件事”、爱因斯坦的“自己一生不能有太多想法”、常香玉的“一生只做一件事”,他们的成功,正是善做减法的结果。放弃并不是没有追求,恰恰是因为另有追求,才会明智地选择放弃。善做减法,会做减法,就会在专注于“一生择一事”的坚守中,让灵魂成长,让人生厚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