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4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G星、H星发射升空。
发射进入倒计时准备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运输分队按照任务流程,编队来到预定点待命。
“希望我们永远不会接到往发射场冲的命令。”刘永忠是运输分队的现场指挥员、驾驶员,他告诉笔者,他们的想法并非是逃避责任,而是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发射场出现重大事故,威胁到人员和核心装备的安全,需要他们逆行把专家和装备紧急转运至安全地带。
运输分队组织检查车辆状态。雷新宇摄
紧急转运,这是一个二十五年没有执行过的任务。
在运输分队每一名岗位操作手眼中,参加航天发射的每一个岗位不分一线二线,“大家都是‘螺丝钉’,都要铆在岗位上全神贯注把自己的事做好。”
凌晨时分,因为连续下了四天雨,气温降到了10摄氏度之下。坐在驾驶室里,刘永忠有些坐立难安,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下车巡查一遍。
事实上,紧急运输分队的驾驶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而且出发前对所有车辆都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还专门组织了一次拉动演练。刘永忠在担心什么?
刘永忠为新上岗人员进行思想动员。雷新宇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在西昌出征太空,周到细致一点心里就踏实一点。”只要是科学探索都有风险,上一次发射任务失利后,单位全面开展了质量整顿,让他对质量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刘永忠说:“控制质量就是增加胜算,与运输昂贵的卫星产品相比,即便是99.9%不会执行的任务,也要追求100%的把握。”
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这是中国航天几十年来形成的质量文化。刘永忠把它刻在了心里,也落实到了行动中,从一个系统的平稳运转,到一面后视镜的角度位置,他锱铢必较。
2020年的中国航天,被媒体称为“超级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他们着手补足的短板变得没有时间慢慢补齐。形势逼人,使命催征,在高密度超负荷的形势下,单位遴选了一批驾驶员补充到重要岗位,刘永忠负责组织新上岗人员开展针对性训练。
全员讨论训练方案和内容、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再学习故障处置方法、应急拉动锤炼响应速度……一个多月的针对性训练,让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就在这次卫星产品进驻发射场的运输任务中,就有10位新上岗的操作手参加。
刘永忠为新上岗人员现场授课。雷新宇摄
“燃油系统正常、机油压力正常、离合间隙正常……”距离点火的时间越来越近,刘永忠组织大家启动发动机,按照培训中修改的检查步骤,再次确认车辆状态。
“尾车检查完毕,无故障!”检查完毕,卡车底鸣着等待点火时刻。
4时13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点火后直刺苍穹,当大家听到“轰隆隆”的声响后,条件反射般齐刷刷凑在挡风玻璃前望向夜空。可惜火箭飞得太快,大伙还没看到那个熟悉的“亮点”,火箭就不见了踪影。
这是一次寻常的发射,意义确非凡,下半年高密度发射任务随着这次成功,拉开战幕,需要全体航天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没过多久,对讲机里传来发射圆满成功的消息,运输分队每一个人严肃的神情放松了不少。也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奥利给,中国航天”,让守候了一晚的疲惫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