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建功助力嫦娥奔月|记203所晶体元器件成品加工团队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高远责任编辑:杨帆
2018-12-08 15:56

巾帼建功助力嫦娥奔月

——记203所晶体元器件成品加工团队

有人说女人似水,但她们却有不同于水的坚毅;有人说女人如花,但她们却有比花更长久的芳华。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群女性,她们中年龄最大者生于1985年,最小者生于1996年。她们在花一样的年纪,在最平凡的岗位,为了确保航天晶体元器件的顺利交付,用巧手精雕细琢助力嫦娥飞天,让“工匠精神”把每件产品做到极致,用专注打造“他有我精”的独门秘笈。

芯片键合。摄/彭程

场景一:无尘室芯片键合

人物:小王(初级工)人物评价:虽然是一名辅助,但是也有一颗刺客的心。

1996年出生的小王是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还是个新人。但是新人就有新气象,古灵精怪、活泼好动却也知错能改、敏而好学。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师傅让她码放芯片,面对眼前长得都差不多的芯片,她觉得只要把芯片一个一个放到载盘上就好了,殊不知外观看似相同的芯片,却因电路类型的差异彼此之间都有本质的区别。当师傅看到她递上去的“杂交芯片”时,心上五味杂陈却也哭笑不得。知道自己犯错的小王,第一时间就向师傅讨教,师傅告诉她该怎样借助肉眼辨别芯片尺寸,该怎样利用低倍显微镜来区分颜色和金丝数目,该怎样凭借高倍显微镜来查找芯片表面的数字代码……就这样,牢记师傅的教诲后,如今的小王通过反复实践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区分芯片的种类,也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错误。一名航天岗位上的新员工,一个生活中爱玩游戏的小姑娘,活力四射、风华正茂,虽然还是一名辅助,但是也有一颗突进潜行担当刺客的心。

晶片上架点胶。摄/彭程

场景二:无尘室上架点胶

人物:小刘(高级工)人物评价: 指尖芭蕾造就嫦娥心脏。

小刘负责晶体元器件成品生产中的微调工序,1988年出生的她凭借娴熟的工艺手法,能用宽7mm长8cm的钢蹑,将最大直径不超过1cm的晶片以每日手工装夹几百片的效率成功装到基座上。为了保证嫦娥四号的顺利发射,目前还在哺乳期的她每天都早早来到单位,和大家一样在“全副武装”之后进入封闭的无尘室开始一天的晶片微调上架点胶,她虽身有不便,但职责所在就会义无反顾。一样的青春年华,不一样的汗水挥洒,年轻的她和她们用“指尖芭蕾”在平凡的岗位上舞出了风采,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荣光。

晶片上架点胶场景三:无尘室晶片镀膜

人物:小李(技师)人物评价: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镀膜工序是在原始石英晶片上形成电极,使石英晶片成为可以激发振荡的石英振子,对于石英振子来说,频率是关键参数,通过镀膜可以提高频率的一致性。小李今年32岁,负责的就是这道晶片加工的源头工序——镀膜。作为目前晶体元器件成品生产线上最资深的技能人员,小李在镀膜岗位一干就是13年,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设计要求拾取所需的晶片,待打开真空腔体放入模具,更改电脑参数后,等待设备工作溅射镀膜的开始……一天天一年年,在这样平凡而又关键的岗位上小李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就连去年她的父亲去世,很多同事都是在事后很久才知道。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技师,小李还会积极发挥自身余热,为新人起到“传、帮、带”作用。她经常协同工艺人员一起进行问题分析,观现象、找原因,把所知道的分析方法、后续数据处理的窍门全部相告,毫无保留,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使年轻同事的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有一种精神密码,根植在老一辈航天人曾经追随的大漠驼铃、军用帐篷、草皮地窝的华发里,也存在于新一代航天人潜心钻研的计算机实验室、试车台震动塔的背影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洁净间工作场景。摄/彭程

小王、小刘、小李是晶体元器件成品加工团队的女性代表,她们的故事也是新一代航天人日常工作的缩影,为了确保嫦娥四号的顺利发射,在2018这一年里,晶体元器件成品组全员见证了800平米千级标准超净间的成熟应用,又亲眼目睹了全自动贴装机、离子溅射镀膜机、高精度离子刻蚀机、全自动封口机等“精、大、贵、稀”的设备顺利引入,操作人员可凭借熟练的操作和扎实的工艺将这些能代表晶体元器件加工行业领先水平的新环境和新设备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确保其生产的晶体元器件产品可在嫦娥四号的发射、测控、在轨飞行、着陆时提供稳定、可靠的频率信号。

全家福。摄/彭程

每一个走在航天建设前沿的人都是勇士。无论前进途中的险阻如何繁多,无论起跳的脚步怎样沉重,作为航天人,我们都会把每年的收获融进奋斗的战场,将预定的目标装入出发的行囊,让世界太空史上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阻挡风暴。勇士低语回应:我就是风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