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新闻里国外将进入太空的人叫做“宇航员”,而中国则称为“航天员”,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论是“航天员”还是“宇航员”,都指经过训练能驾驶航天器或在航天飞行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叫法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设计人员郭剑介绍,这要从冷战期间说起,美国和苏联针锋相对,在航天领域更是如此,以至于对宇航员的称呼都是不同的。
1961年,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后,苏联率先将宇航员的英文名称定为“Cosmonaut”(注:Cosmic意为宇宙的),直到今天这个词依然特指俄国宇航员。
△1962年8月24日发行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为俄国宇航员尼克诺耶夫和波波维奇。使用了“Cosmonaut”一词。
美国拒绝了这个称谓,新造了个名词“Astronaut”(Astro在希腊语中意为“宇宙、天梯”),与cosmonaut并无本质区别。但两国都固守自己的名词体系,对别国航天员使用音译的译法来指代,以示区别。
△ NASA官网对宇航员的报道使用了“Astronaut”
而中国“航天员”的称呼来自于钱学森的定义:
【航空】:大气层内
【航天】:大气层外到太阳系内
【宇航】:太阳系外
△ “中国航天员中心”标志
“航天”一词是由中国航天之父、火箭院首任院长钱学森首创,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来的。目前,中国还未进行宇航任务,为了更精准地描述这一活动,所以称为“航天员”。
那么,我国航天员是怎么练成的呢?
航天员大队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中坚力量,1998年1月成立,累计选拔航天员21名,2003年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此后,又圆满完成5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出舱、交会对接、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后有11名航天员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近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航天员大队记一等功。那么,航天员是如何炼成的呢?他们在幕后经历了怎样的艰苦训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加强体能训练,测试心肺功能。中国现役航天员全数为空军飞行员。航天员的选拔更是在飞行员里称得上严苛,航天员在身体素质上无可挑剔。
航天员要通过能够多轴晃动的特殊转椅进行测试。这台转椅可以模拟航天器飞行时的剧烈颠簸。
在沙漠中的求生训练不能少。哪怕再低的可能性,航天员也要进行万全的准备。假如飞船返回舱落在救援无法迅速抵达的位置,航天员就得靠自己在荒野求生。
练习在没有救援人员的情况下自行离开返回舱。每次我们看到的航天员出舱都是在专业人员和器材协助下进行的,那是因为目前的历次神舟飞船返回从未出现过偏离预定着陆区的情况。
航天员们要接受生存装备使用培训。海上着陆时,这只设计形状特殊的橡皮舟可以向水中释放染料,为救援飞机指明方位,漂浮在海上的航天员使用发烟筒向飞机发射求救信号标定所处的位置。
学习急救技能也是航天员的必修课。遇到任务组成员受伤,需要接受紧急治疗时,多半方圆几百公里内是找不到任何能施以援手的人的。
航天员的太空食品都要经过食品加热器注水加热后才能食用。由于是在无重力的太空下用餐,为防止食物碎屑四溅,种类繁多的太空食品经过了低温真空脱水处理,被封装在塑胶袋中。
航天员还要学会如何合理捆扎物资。在飞船里,几立方米的空间里要塞进两个航天员和他们的生活物资,确保这些瓶瓶罐罐占用的空间最小化,还不会在剧烈的颠簸中意外松脱。
身在太空,地面的技师爱莫能助,空间站遇到故障只能靠航天员自力更生解决。学会设备检修非常必要。
(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