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走进定向培养军士院校③|既有金杯银杯,更有部队的好口碑

来源:中国火箭军 作者:毛勋正 翟羽 杨鹏 刘明松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5-28 11:21:09

这些年,火箭军招收定向培养军士院校稳步增加,为火箭军部队输送了大批专业尖子人才,为部队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初夏时节,火箭军融媒体记者来到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感受火箭军定向培养军士学员的青春风貌。

不需要点名的课堂

走进大学汽车工程中心,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定向培养军士学员正在上实训课。“教员同志,上课前准备完毕……”上课铃声响起,值班员洪亮有力的报告词,让我们也瞬间进入状态。

采访中,任课老师普遍反映,他们喜欢给军士学员上课。“军士生课堂秩序很好”“给他们上课,从来不需要点名”。

2018年,这所高职院校正式升格为职业本科,为了培养定向军士,学校依然保留了几个专科专业。学校领导说,军士生学院的学生专业成绩好,作风也很过硬,已经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继续办好军士生教育,对引领学风、校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定向培养军士学制3年,前2.5学年由高校负责,后0.5学年为入伍实习期,由部队负责。

军士生学院院办有7名教职员工,其中院长、副院长等4人为退役军官。学院主要负责军士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日常管理。这跟军校学员大队的性质和组成有些相似。

这些退役军人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既是老师,也是管理人员,对如何利用2.5学年培养出过硬的军人作风,他们有着科学的规划:第1年“基本像”,第2年“基本会”,第2.5年“基本是”。

作风养成重在日常、贵在经常。军士生学院院长陈飞介绍,他们参照军校学员管理模式,按学院(团)、营、连、排、班的编制对学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选派优秀辅导员模拟担任营长、教导员,连以下骨干则由学员竞举或轮流上岗锻炼,使人人担任骨干、个个得到锻炼。

△火箭军定向培养军士正在进行队列训练

磨出00后的血性虎气

在这里,学员从起床、早操、内务、正课到晚点名,一切都要坚持连队一日生活制度。学院还规定:每周队列训练,每半月检查军容风纪,每月进行体能测试,每季进行条令考核,每学期举行队列会操。

从该校走出的优秀学员邓春兰谈到,在校那些年“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出早操、晚点名”时,辅导员高健立马补充说,军士生学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对学员管理严格,辅导员也付出更多的心血。“学生6:20起床,组织跑操训练等,我们全程都跟着。”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他们是00后大学生,也存在毅力不强、吃苦精神不够等问题。”陈院长说,战斗精神不是天生的,平时训练扎实、本领高强,战场上才能血性充盈。

△军士生学院组织创破纪录比武(学校供图)

军士生学院参照部队军事技能体能和素质要求,制定“军士生训练计划”,进行战术训练、三公里武装越野和30公里野外拉练等重大训练任务。他们还有意识地安排学员参加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磨练不畏艰险的意志。

“五一”前夕,学校组织运动会。军士生学院又一次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学员曹哲在男子800米、1500米项目中勇摘金牌。

△军士生学院再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学校供图)

部队的口碑与夸奖

“部队普遍反映,定向培养军士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匹配度高、岗位适应力强。”这几年入伍季,辅导员郑博都要送学生到部队,每次都能听到部队对该校定向培养军士的肯定和赞誉。

时代的机遇,给胸怀强国梦想、矢志建功军营的青年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据学校不完全统计,该校定向培养军士入伍后,先后有33人保送或考上军校,400余人次在部队立功受奖。

双胞胎刘一梁、刘一槿入伍后双双考入火箭军工程大学,龙金鹏服役期间作为优秀士兵保送入学,邓春兰、陈远洋等人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期待穿上军装,我们有一种荣誉感,也愿意去付出辛苦、接受历练。”

“作为大学生,我们享受着祖国的安定;作为准军人,我们要为祖国的安宁贡献一份力量。”

……

等待战场的召唤!一批批军士生从这里走向导弹军营,执掌大国长剑,放飞青春的梦想。